A股市場已經擁有三十年以上的發展歷史,三十多年來,A股市場的融資規模迅速提升,整個股票市場的市值規模已經攀升至全球第二位的水平。截至今年3月底,境內上市公司合計達到4782家,總市值高達80.7萬億。
細心的投資者可以觀察到,A股市場從1000家上市公司發展為2000家上市公司,耗時10年的時間。從2000家上市公司發展至3000家上市公司,則耗時6年左右的時間。從3000家發展至4000家上市公司所耗用的時間更短。換言之,從過去二十年時間內,A股每擴容1000家上市公司所用的時間越來越短了。
但是,從股市退市情況分析,多年來A股合計退市的股票,包括主動退市與被動退市的股票超過百家。不過,與A股市場多年來的上市公司總數量相比,占比還是少得可憐。另外,根據券商研報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退市數量分別是10家、16家和20家,近兩年股市退市率略有提升,但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優勝劣汰,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A股市場要全面推進注冊制改革,就應該要加大力度提升股市退市率的水平,以實現股市上市率與退市率的均衡發展。近年來,上市公司觸及退市的原因,多集中在財務造假原因、面值退市原因等。其中,在面值退市規則的影響下,實際上也遵循了市場自我選擇的結果,并加快了部分企業的退市速度。
針對現有的股市退市率,與海外成熟市場的退市率相比,還是存在著不少的差距。因此,要從根本上提升股票市場的優勝劣汰效率,仍需要不斷豐富股市的退市條件。例如,對主業萎縮、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僵尸”企業,應該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并堅決推動出清。此外,針對財務造假、欺詐上市等行為,資本市場應該采取“零容忍”的態度,不能夠因部分行為惡劣的企業破壞了整個市場的發展土壤。
近年來,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數量規模持續攀升,融資壓力有增無減,對本身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市場來說,無疑帶來了雪上加霜的沖擊影響。既然未來資本市場要加快實施全面注冊制改革,那么股票市場的優勝劣汰效率也需要得到根本性的提升,且需要結合更多的配套措施保護投資者的切身利益,例如完善民事賠償機制、提升股民的索賠效率以及不斷完善集體訴訟制度等,以不斷完善資本市場的發展制度。
假如A股市場的真實退市率得到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的分紅能力得到實質性的增強,那么這將會大大提升A股市場的投資吸引力,股票市場的優勝劣汰效率將會得到實質性的加強。
A股市場長期處于牛短熊長的走勢,一部分來自于外部市場環境的影響,另一部分來自于股票市場長期重融資的因素影響。本來,融資功能屬于股票市場的重要功能,但與投資功能相比,A股市場的投融資功能卻顯得相對失衡,這也從某種程度上造成了股市牛短熊長的運行局面。
因此,提升A股市場的投資吸引力,還是需要從增強股市優勝劣汰效率、改善股市過度融資氛圍以及增強股市現金分紅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只有不斷提升股市的投資回報能力,才能夠從本質上提升市場的投資信心與投資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