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中國的第一個甲級體育場,大田灣體育場即將煥新歸來,其整體顏值和功能將迎來了一次全面升級。
在文物保護“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建設一個符合現代審美具有完備體育功能的體育場,其建設難度從體育工藝建設中可窺一斑。近日,我們走進大田灣體育場,近距離感受體育工藝的施工現場。
(資料圖片)
那么,什么是體育工藝?據了解,體育工藝包括草坪、跑道、照明系統、擴聲系統等,體育工藝是體育場的“靈魂”,它的質量好壞是體育場建設質量最直觀的展示,也是廣大健身群眾關心的焦點。
材料、工藝都有考究
塑膠跑道既要環保安全又要能防水,燈光照明滿足各個場景
以大田灣體育場內場為例,內場擁有一個標準400米綜合田徑場和1個7782平方米的足球場。原本塑膠跑道的鋪設從基層處理開始,整個工期預計需要120-150天,但是地下車庫的修建改變了場地的框架結構,導致大貨載的車輛和設備不能進場,因而改變了施工的預期方式,延長了施工的進程。
而塑膠跑道的材料選用的是環保、健康、安全的預制型橡膠卷材。這種預制工廠工藝,結合運動科學和材質科學,通過自動化生產線,經高溫一次性預制生產成型底材,具有環保和良好的耐候性、耐磨性,具有厚度均勻、彈性均勻、耐釘刺、抗老化能力強、抗沖擊吸收好、回彈優異等特點,能夠抵抗各種惡劣的環境條件。
它獨特的表面凸紋和底部凹巢設計,有效保證了群眾運動的安全性,鋪設完成后,還需確保材料與接縫均不透水,即所有跑道表面的水不能向下滲透。
在燈光系統設計上,大田灣體育場及其外廣場健身場地均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進行了分類設計,如足球場正常比賽時光照度要達到500lx,而網球場則需要在足球場的光照標準上提高光照度。尤其是大田灣體育場內場燈光設計除滿足日常全民健身外,還要滿足和實現各種規格的高清賽事活動直播或轉播,保證一個合理、照度均勻、燈具色溫科學等良好的照明環境,因此對體育場的高桿燈科學分組、照度轉換要求格外嚴格。
整體布局多樣化
旨在滿足市民多樣化全民需求,打造全民健身首選地
大田灣體育場是上個世紀重慶賽事活動舉辦的主陣地,隨著奧體等各個專業體育場的誕生,大田灣體育場逐漸談出競技體育的視野,轉為服務全民健身。據悉,本次大田灣體育場保護與利用工程,除恢復體育場功能外,還將原外廣場打造成為體育生態公園,整體項目和健身面積較之前均有較大提升。
體育工藝專家曾正澤表示,大田灣體育場在場地的布局中,整體呈現項目多樣化、受眾擴大化等特點。修繕完成后,大田灣體育場除內場足球場和8道標準跑道外,外廣場生態體育公園還包括籃球場、網球場、氣排球場、乒乓球場和門球場、健身路徑等。
不僅如此,大田灣體育場還打造了一條特色的智慧運動環道。環道周圍采用了智慧化的科技手段,將健身群眾跑步前、跑步中、跑步后的三個階段串聯起來,通過人臉注冊、人臉識別測速、運動數據分析、陪跑光影、健康指導、社交分享、運動數據管控等方便結合,為跑步者提供一個更智慧、更健康的運動環境。
大田灣體育場效果圖 大田灣全民健身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配套服務更全
旨在提升廣大健身群眾體驗感、獲得感
據大田灣全民健身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場內相關場地均設有存包柜、休息區等便民設施,可以讓健身群眾存儲必要的衣服外套及隨身物品,更大范圍內輕松運動,從而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感受大田灣體育場的“溫度”。
此外,大田灣體育場還規劃并修建了人行環道和車行環道,增設了地下停車位780個,解決健身和周邊停車難的問題,提升了片區整體形象。
據了解,未來,大田灣體育場將充分利用科技賦能場館建設,實現預定場館、辦卡購票、一卡通充值能等多項便民使用功能,讓群眾運動更簡單和智能化,讓場地設施在提檔升級的同時,進一步增強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吸引力。
關鍵詞: 大田灣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