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文:家庭教育如何更理性更科學

發布時間:2022-08-21 22:37:01  |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日,家庭教育相關話題引發網絡熱議。安徽阜陽一名母親因孩子中考成績不理想,未能考上重點高中,撕掉了孩子的滿墻獎狀;浙江杭州一名10歲男孩考了99.5分,其父親并不滿意,據了解,男孩只要沒考第一名,其父親就會批評施壓……

運用科學的方式教育孩子一直是家庭教育的難點,也是關系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為什么部分家長仍秉承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這種家庭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如何讓家長摒棄這種家庭教育方式?記者到社區和學校等地進行了深入調查。

“我希望他多讀書,過得比我好,能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所以當我看到他不好好學習的時候,我就會很生氣,甚至有時候會情緒失控。”青海省西寧市古城臺小學的一名家長說。記者觀察到,部分家長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會跟孩子進行直接有效的溝通,而是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安徽阜陽的這名母親后來接受采訪時說,她這樣做只是為了激勵孩子努力學習。但這種方式能讓家長得到想要的結果嗎?一名在父母打擊式教育下長大的女士告訴記者:“考得好的時候沒有得到過多少夸獎,一旦成績不盡如人意,就會被批評教育,以致我如今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自我否定。”

一些家長愿意與孩子平等相處,建立友好的親子關系,但在遇到孩子調皮、犯錯的時候,就會忘記自己平時崇尚的教育理念。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李一凡說:“在認知上比較片面、情緒上容易放任、人格上容易偏執的家長,在對待孩子遇到的問題時,沒有形成一個歷史的、長遠的、系統的、多維度的思維習慣,不能共情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容易采取簡單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

李一凡表示,如果家長自身問題沒有解決,再多的培訓和學習都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除家長自身的原因之外,一些學校缺乏與家長溝通的有效渠道,溝通方式也相對單一,缺乏個性化和針對性。”青海省西寧市第二中學副校長周有壽說。部分學校多采用傳統的家長會、打電話等家校溝通方式,教師單向輸出、家長被動接受居多,缺乏實效性和創新性。

“學校是家長學習科學家庭教育方式的最好陣地和最佳途徑,家長集中、目標一致、資源便利是學校的優勢所在。”李一凡表示,學校要主動做好日常的家校溝通工作,使溝通日常化、有效化。

“學校要尤其注重家校溝通,經常通過家訪活動和家長會等形式,對家長給予指導和幫助,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懷和關愛。”周有壽說。

周有壽精選了16名優秀家長代表在家長會上介紹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供其他家長借鑒和學習。此外,學校將每年春季、秋季開學的第一周確定為“家庭教育宣傳周”,宣傳科學的家庭教學理念和方式,提高家長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學校應當加強家校協同育人的力度,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尊重孩子人格尊嚴,掌握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彩虹小學校長劉成旭說。

為了能讓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深入家長之心,劉成旭利用視頻直播平臺舉辦專題講座,解讀家庭教育促進法,讓家長了解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收看家庭超過萬戶。

關鍵詞: 家庭教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