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高考錄取季 “野雞大學”又來招搖撞騙了!

發布時間:2022-07-12 09:19:18  |  來源:杭州日報  

到了高考錄取季,“野雞大學”又來招搖撞騙了。7月10日,一所僅有網站而沒有實體的“河南傳媒大學”,經澎湃新聞報道后被“取締”,其網站已被下線。該話題一度沖上熱搜第一。

這所“河南傳媒大學”,從今年高考前夕開始,通過其網站不斷發布有關辦學、科研、招生消息;其網站內容大量拷貝、盜用廣西藝術學院網站信息,非常離譜。

“野雞大學”年年曝光,卻如同頑疾難以斬草除根:

2017年6月,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報道《中國381所“野雞大學”名單曝光,考生千萬當心》,講到一些“野雞學校”被曝光多次換個域名繼續存在。2018年6月,媒體曝光全國“野雞大學”名單,數量竟然是增長了而不是減少了,達到392所。2019年7月10日,“新華視點”微博發表“新華微評”,呼吁加強高校信息查詢等服務,讓“野雞大學”難以遁形……

其實,許多“野雞大學”明目張膽,網站、招生信息等等都是公開的,一查就明了。

如今的騙子,有時看起來很“聰明”,其實仔細分析也并不見得有多高明,有時只靠“投其所好,謀其所需”這一招。

對于年輕學子要求學,他知道你考得不太好,但你“求”的是“學”,那么就給你弄個“野雞大學”;對于老年人要保健,他知道你身體已每況愈下,于是就給你弄些“天價補品”。7月11日媒體披露:杭州錢塘警方偵破一起向老年人非法銷售保健品的案件,該團伙非法獲利近400萬元。一盒保健品十粒藥丸,進價4.5元,他們竟能賣到2000元;被騙最多的老人,買了近30萬元的“補品”……

像這種“吃不死人”的“天價補品”詐騙案,如果職能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會讓它輕易過去了;而“野雞大學”也有點相似,被騙去讀了這樣的“假大學”,似乎也“讀不死人”,如果不負責任一點,也可以“愛管不管”。

對于“打假”這類“吃力不得利”的事兒,希望職能部門能夠愛干肯干、善作善成。過去偽科學泛濫之時,需要打假,結果變成只有方舟子那幾個人在打;后來假冒偽劣商品層出不窮,打假如果僅僅交給央視一臺“3·15晚會”,結果可想而知……這“野雞大學”假得離譜,縱容不得,不能只有媒體來曝光與打假。否則,管事的變成“假管事”,那也是一種“假”,遲早要被“打”的。

所以,如今對“野雞大學”的打假,千萬不要弄成“假打”!同時,填報志愿的通道,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實現正確認證,從而屏蔽一切虛假的“野雞大學”,也應好好考慮起來。(本報首席評論員 徐迅雷)

關鍵詞: 高考錄取季 野雞大學 河南傳媒大學 中國381所野雞大學名單曝光 野雞大學打假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