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路上的年輕人 切勿盲目跟風

發布時間:2021-10-29 15:15:03  |  來源:中國商報網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2年度公務員招考網上報名和資格審查工作已在不久前結束。中國商報記者從國家公務員局官網了解到,此次國考計劃招錄3.12萬人,共有212.3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2022年度國考刷新了歷史數據,這是自國考開考以來,首次招錄人數突破3萬、首次報名人數突破200萬。事實上,公考熱并非新話題,但每年都會引發社會關注。

公考路上的年輕人

“我會一直考下去,我也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今年是29歲的趙銘(化名)連續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第四個年頭。在嘗試過許多不同類型的工作后,趙銘十分篤定公務員是自己理想的職業歸宿。

2015年趙銘畢業于本地一所三本院校,隨即進入一家銀行做信用卡業務員,后續又體驗過許多工作,但均無法讓自己獲得歸屬感和成就感,因此最終決定備戰公考。“我接受辛苦的工作,但希望它同時是有意義的,能幫他人解決問題,能實現勞動價值。”

自2018年開始,趙銘辭職在家全力備考。2020年,他終于進入了面試環節,但還是沒能成功上岸。“今年我已經完全準備好了,一定能考上。”趙銘的家人也一直支持他的選擇。

秋招季伊始,就讀于某211院校的研三學生李芳(化名)就十分積極地參加校園招聘會,并向許多匹配崗位都投遞了簡歷,但因其本科就讀于一所普通二本院校屢次被拒。而曾被李芳視作“多一條路”的公考,也已成為她當前的奮斗目標。

“當初決定考研就是因為自己本科就讀于‘雙非’院校找工作不容易,才希望能通過讀研逆襲。但直到現在我才發現,‘第一學歷’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讓我得不到公的對待,失去了很多機會。但公務員考試是完全不同的,只要符合報考條件,所有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在那些成功上岸的人當中,也不乏普通高校的畢業生。我想要在這場考試中證明自己,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李芳說道。

“眾所周知,這幾年互聯網公司招聘應屆生的起始薪酬不斷水漲船高,有很多應屆畢業生的工資甚至超過了經驗豐富、為公司服務多年的老員工。再加上互聯網行業其實是吃青春飯的,如果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升到管理層,結局大概率就是被優化掉。”感覺為之付出青春的公司并不能為自己遮風擋雨,曾在北京一家頭部互聯網公司工作了四年的沈陽人盧鑫(化名)在今年初離職回到了老家。

“老家的就業機會不多,再加上我年齡已經偏大了,公考是我最好的選擇。回家后不久我就參加了省考,分數與進面試的最后一名差距不大??吹较M螅揖蛨罅斯珓諉T筆試班全力備考,希望今年的國考能獲得面試機會,最終目標還是在明年的省考中上岸。我知道公務員的工作辛苦,也不排斥基層崗位,我已經決定好接下來的人生中在另一個領域繼續努力。”盧鑫對記者表示。

切勿盲目跟風

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2022年國考招錄職位數為16745個,比去年增加3573個。招錄人數創下31242人的歷史新高,較2021年國考增加了5516人,漲幅21.4%。與此同時,報名人數也首次突破200萬, 最熱職位競爭比超過20000:1。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綜合研究部副主任張家勇認為,2022年度公務員報考熱再上新臺階,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擴招,使得符合報考條件的學生更多而產生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不少企業經營困難,員工待遇下降。在此背景下,年輕人普遍追求體制內所謂的穩定就業。“與此相應的,街道辦事處、國企卷廠,以及大中小學教師等相對穩的崗位這兩年也大熱起來。年輕人就業壓力倍增,公務員這個本來就熱門的鐵飯碗,自然成為大家首屈一指的選擇。”張家勇對中國商報記者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上岸之后,也不乏有抱怨公務員工作辛苦和枯燥的聲音,還有人因此離職。

張家勇認為,事實上,所謂公務員鐵飯碗、金飯碗的傳統認知,與現實情況并不完全吻合。公務員工作較為辛苦、待遇不高的情況并不罕見。需要注意的是,公務員工作并非適合所有年輕人,即使僥幸考上公務員,未來職場生涯也會讓很多盲目求職的年輕人后悔今天的選擇。

“公考熱是經濟社會轉型、社會選人用人制度,以及財富分配制度改革過程中的必然現象,也必將隨著人才評價制度改革、共同富裕政策的完善推進逐步得到緩解。如果各行各業都能讓人生出彩,都能夠為從業者帶來美好生活,人才就沒有理由過度集中在某些領域。”張家勇說道。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