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要將“雙減”落到實處 實現課后服務全覆蓋

發布時間:2021-09-01 11:05:19  |  來源:工人日報  

提高學校教育質量,降低家長送孩子參加校外培訓的沖動——

新學期來了,如何讓學生在學校學足、學好

看到入學通知上的放學時間是5:30,孩子剛要上一年級的北京家長楊靜長長舒了一口氣:“老師群里統計參加課后服務的人數,班里孩子基本都報名了,看樣子‘雙減’確實在起作用。”

孩子上三年級的家長林輝則有些焦慮,“孩子的培訓班停課了,我們和幾個家長攢了小班,到培訓老師家里上課,花費更貴了,效果也不一定好。”

“雙減”政策實施后,學校作為義務教育主陣地能否切實擔起責任、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是讓家長們不再焦慮的關鍵所在。讓不少人欣慰的是,今年新學期剛開始,教育部門以及各地學校的舉措與努力就很快跟上,帶給家長新的轉機與希望。

讓學生在課堂“吃飽”“吃好”

在采訪中,多名家長對記者表示,如果在課堂上師生能夠解決更多學問題,孩子課后前往培訓機構的需求也就降低了。

8月30日,在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特別強調,課堂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陣地,學校要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作為核心任務。小學一年級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積極探索實施入學適應期過渡活動課程。

各地各校要深入實施新課程新教材,積極引導師生用好國家中小學網絡云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提供的精品課程資源,廣泛開展教師教學基本功和教學展示交流活動,精心做好教育部部署的“基礎教育精品課”遴選推薦工作,激勵廣大教師深入研究課程教材,勇于投身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準確把握學情,注重因材施教,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據了解,新學期開始后,多地積極探索,著力提高教學質量、作業管理水和課后服務水,讓學生學更好回歸校園。如在上海,把“增強學校主陣地功能、增強校內教育質量”作為落實“雙減”工作的主要內容,正在探索用“雙增”推動“雙減”落實。

課后服務全覆蓋 保障時間“5+2”

推進課后服務是支撐實現“雙減”工作目標的重要舉措,新學期要實現校校開展全覆蓋、保障時間“5+2”、豐富內容上水、吸引學生廣參與。

教育部要求,學校課后服務要體現辦學特色,充分挖掘教師潛力,既要為學有困難的學生答疑輔導、指導完成作業,又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拓展學生學空間,努力滿足學生不同學需求,切實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和有效。要加強對家長和學生的宣傳引導,促進學生更好地自愿選擇回歸校園參加課后服務。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表示,各地學校將學生個化、差別化、實踐的學需求納入課后服務的內容設計中,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每個孩子走向全面而有個的發展。

“雙減”背后是教育觀念的大變革。除了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讓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家長對孩子期望值的調整、教育理念的積極改變,也是消除焦慮的重要因素。

8月30日,教育部通報了“五項管理”規定落實情況的督查結果。調查發現,67%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達標。各地普遍存在學校“一頭熱”現象,不少家長除學校作業外,還要額外給孩子布置作業,結果是“老師減負、家長增負”。

可見,要將“雙減”落到實處,不能光靠學校孤軍奮戰,還需要家校協同,需要全社會都來加油使勁。(記者 于忠寧)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