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頗為嚴峻 近視率增加意味著什么?

發布時間:2021-04-24 18:42:09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在第九屆全國名師名校長峰會上,專家、校長和教育管理者探討防問題——

預防視新發重點在低齡段

“調查顯示,2020年視學生中未配戴眼鏡的比例高達48.4%。男生未戴鏡率高于女生,鄉村學生未戴鏡率高于城市學生。”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馬軍說。

4月22日,在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中國教育報主辦的第九屆全國名師名校長峰會上,圍繞“提倡科學防 關愛師生健康”這一主題,專家、校長和教育管理者進行了深入研討。

要遏制增量,也要管理存量

當下,兒童青少年視問題頗為嚴峻。視率增加意味著什么?在馬軍看來,視帶來的影響,絕非配一副眼鏡那么簡單。

視是不可逆的,高度視很多時候會伴有視功能異常或眼底病變,有致盲的風險。”馬軍說。

當下,視防控目標僅強調降低視率,而未對控制視進展、控制視未矯正率和矯正不足率提出目標要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衛生藝術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芳麗認為,這可能導致已視兒童青少年視力狀況惡化。

“兒童青少年視防控不僅要科學遏制增量,也要注意管理存量,有效的健康教育、戶外活動要覆蓋全體學生。對于已經視的學生,應控制視程度加深,并降低未矯正率和矯正不足率。”劉芳麗建議,要通過學生視力篩查,密切監控兒童青少年視發病情況。

會上,福建省晉江市教育局副局長蔡朝陽介紹,2019年,晉江市把實施中小學生健康體檢項目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并將眼科檢查列入其中,撥出414萬元專項經費為26萬名中小學生免費健康體檢,每學年為學生開展一次健康體檢、至少兩次視力檢測。2020年,又安排400多萬元經費繼續開展中小學生免費健康體檢。

“關口”前移,低齡段是預防關鍵

小學階段是青少年視增長最快的時期。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小學一年級視率為15.7%、六年級為59.1%,整個小學階段增加了43.4個百分點。

馬軍認為,預防視新發關鍵在低年齡階段,特別是嬰幼兒期、幼兒園和小學低年齡段,應及早為小朋友建立視力檔案,定期檢查視力視功能,直至成年。

“6至13歲不視,就可能終身不視。”劉芳麗說,要識別視發生的“窗口期”,將“關口”前移至幼兒園,在孩子還沒有開始大量學用眼時,早監測、早預警、早干預,讓孩子安全、穩地度過視高發期。

每天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被認為是預防視的最有效手段。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校長石錫伍介紹,學校嚴格落實中小學生每天校內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的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課程,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進操場,走向大自然,不要留在室內,防止持續疲勞用眼。

警惕不良教室照明對學生視力的傷害

據統計,每名學生每天大約有60%的時間是在教室度過的。相關研究發現,不良的教室照明環境是導致學生視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根據傳統標準,當下,我國多數學校的教室照明是采用熒光燈。”立達信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政企事業部副總經理許建興指出,熒光燈的衰竭速度快、照度偏低、色彩還原差,長期在這樣的燈光下上課,容易加大用眼負擔,誘發視。

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強制國家標準《兒童青少年學用品視防控衛生要求》,對普通教室照明燈具作出明確規定,要求燈具應具有遮光,沒有過度眩光等,還規定了燈光色溫最大最小值等。

石錫伍介紹,在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照明可以“看天變光”,實現智能控制全校教室照明,照明燈亮度可以根據室外的光線強弱和室內人員數量自主調節。

“學生視率居高不下,需要創建更好的學環境,構建健康光環境是預防中小學生視力下降及降低視力不良新發率的有效方法之一。”馬軍說。(記者 于珍 黃璐璐 黃鵬舉)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5 0 8063 35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