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級都市圈來了——
2022年宜昌、荊州、荊門三地GDP(地區生產總值)總量達到10791.3億元。
這是宜荊荊都市圈首次突破萬億大關,也是湖北三大都市圈及區域經濟版圖中的第二塊萬億能級的“拼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湖北發布
來看三地2022年GDP:
●宜昌,5502.69億元,加速邁向6000億;
●荊州,3008.61億元,填補全省“3000億層級”市州空白;
●荊門,2280億元。
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大力發展宜荊荊都市圈,加快建設以宜昌為中心的宜荊荊都市圈,支持宜昌打造聯結長江中上游、輻射江漢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長江綜合立體交通樞紐,輻射帶動宜荊荊恩城市群發展。
“宜荊荊都市圈”戰略提出首年,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大關,許多網友為此振奮:“這可真是圈神啊”,“貴圈很拼啊”……
萬億“拼圖”是怎樣“拼”成的?
關注三地發展的朋友知道,2021年,宜昌實現GDP5022.69億元,荊州2715.52億元,荊門2120.86億元,合計已逾9859億元,和萬億僅僅只差百把億。正因為差得少,一種論調存在,“走都走得進1萬億”。
但是,宜荊荊沒有選擇“走”。2022年,面對“一難兩難多難”“既要又要還要”的多重挑戰,三地扎扎實實拼經濟、爭進位。
先看宜昌。宜昌作為宜荊荊都市圈龍頭城市,2022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100個,協議投資額8425.05億元,均為全省第二。新開工(入庫)項目726個,計劃總投資3568.62億元,均為全省第一。
楚能新能源鋰離子電池高端智能制造(一期)、邦普循環廢舊電池循環利用、邦普時代鋰離子電池新材料、三寧化工酰胺及尼龍新材料、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宜昌段)、高鐵生態城等一批重大項目破土動工。
▲楚能項目建設現場。胡中雪 攝
2022年,宜昌市先行試驗區和改革事項創建數量再次蟬聯全省第一。
接著看荊州。時隔8年,湖北再次有市州GDP跨入3000億元門檻,它就是荊州。
荊州去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50個、百億元以上項目12個。美的“空冰洗”、億鈞耀能、玖龍紙業等3個百億項目建成投產,華魯恒升、仙鶴紙業、云圖新材料等9個百億項目加快建設。新引進項目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家電、新型造紙等產業集群,與原有汽車零部件、石油裝備制造、醫藥化工等產業集群一起,成為荊州崛起的“工業脊梁”。
▲美的電冰箱荊州工廠生產車間 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再看荊門。荊門去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28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50個。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60個,天順風能、海太歐林等400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長城汽車量產,產值逼近百億。
▲長城汽車荊門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圖片來源:湖北日報
億緯鋰能產值突破150億元,在億緯的帶動下,恩捷、科達利、新宙邦等一批鋰電行業龍頭企業先后落戶,共有23家鋰電頭部企業,其中上市企業8家,形成了一條全生命周期產業鏈。
敢爭,善拼,宜荊荊都市圈這才不僅跨過1萬億,還干超了791.3億。
白龍崗紀事注意到,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宜昌常住人口401.7萬人,荊州常住人口523.1萬人,荊門常住人口259.6萬人,合計超千萬人。
千萬級人口,萬億級經濟體量,意味著什么?
首先,意味著宜荊荊都市圈具有良好的人口、經濟活力,其前景可期,未來有望成為湖北僅次于武漢都市圈的第二大都市圈。
其次,意味著合力與配合正在發生正向反應。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近期接受省級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宜昌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發展也是越來越好,荊州荊門的發展速度也挺快,現在它們形成合力來進行配合,發展效果會非常好,同時也能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唐會長說的合力,宜荊荊都市圈在怎樣形成?
交通硬聯通提速。沿江高鐵武宜段、荊荊高鐵、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等建設熱火朝天,當枝松高速、宜來高速、宣咸高速、呼北鄂湘界高速等多條高速公路建設順利推進,區域“半小時通勤圈”和“一小時交通圈”呼之欲出。
▲“宜荊荊恩”城市群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工程暨當枝松高速公路開工活動現場
至2035年,“宜荊荊恩”城市群規劃市域(郊)鐵路里程將達到280公里,以軌道交通為主的1小時通勤圈基本形成。
產業聯動頻頻。宜昌、荊州、荊門共同申報“國家級磷化工產業集群”,宜都、松滋協同發展先行區首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公共服務共享。“宜荊荊恩”旅游“一卡通” 聯合推出,成立“宜荊荊恩”城市群創新聯盟,啟動“宜荊荊恩科創走廊”等規劃編制。建立“宜荊荊恩”遠程異地評標合作機制。
▲資料圖。“宜荊荊恩”城市群文旅產業一體化發展第一次會議上,宜昌、荊州、荊門、恩施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負責人簽訂《“宜荊荊恩”城市群文旅產業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
生態環境共治。宜昌、荊州、恩施共同申報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納入國家試點,荊門、荊州攜手共治長湖水生態環境。宜昌、荊州、荊門和恩施四地近日同時頒布施行《關于加強生物多樣性協同保護的決定》。
放眼中部地區,都市圈發展風起云涌。
2022年武漢都市圈GDP突破3.2萬億元,其中武漢18866.43億元,占比一半以上,引領作用明顯。
湖南長株潭都市圈2022年經濟總量在全省占比超過40%,約1.95萬億元,今年將實施十大重點工程,推進長株潭都市圈同城化高質量發展。
河南加快鄭州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隨著“1+4”變為“1+8”,及都市圈內部結構調整優化和融合的深度化,鄭州都市圈也正加速提能級。
江西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大南昌都市圈從局部融合向全面融合邁進。
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趙旭對白龍崗紀事說,宜荊荊都市圈經濟總量破萬億,是湖北省區域經濟發展、多極支撐格局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將進一步充分釋放“1+1+1>3”的疊加效應。他認為,未來宜荊荊都市圈破圈突圍,還要在抓“綠” 強“產” 擴“基”聚“人”上繼續用力,加快提升都市圈發展能級。
▲楊柳之 攝
提升能級,也反映在宜荊荊都市圈三地2023年GDP增長預期上。
宜昌市、荊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荊州市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都高于省里的“增長6.5%左右”。
一年接著一年干,一年更比一年拼,才是宜荊荊都市圈應有的氣場。
1月13日,王忠林省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推進宜荊荊都市圈建設,加快打造長江中上游的重要增長極”。
一個月來,“推進”、“加快”,其聲可聞,其勢可見。
在宜昌,243個重大項目正式拉開建設序幕,總投資達1761億元,其中2個過百億元、8個過50億元,重大產業項目202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25個。此外,宜昌市中心城區39個城建項目開建,總投資達260億元。
荊州也迎來招商引資的開門紅。一是赴廣州進行紡織服裝產業專題招商,重新找回荊州輕紡工業的榮光。另一個就是2023年首次集中簽約活動,引進76個5億元以上項目,其中2個過百億。兩次活動,集中簽約金額超過2000億元。
在荊門,2月 1日,億緯鋰能六、七、八、九區73GWh工廠投產及投資108億元的60GWh超級工廠破土動工。到“十四五”末,鋰電產業有望成為荊門第一個產值過2000億元的產業。
……
這,是宜荊荊都市圈站上萬億臺階后的全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