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汽車在歐銷量實現飛躍

發布時間:2023-02-13 14:36:19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汽車在歐銷量實現飛躍

中國汽車在歐洲銷量正在穩步提升,6個僅在中國境內制造的品牌首次躋身歐洲大陸銷量最高的50家汽車公司之列。據伊諾韋夫咨詢公司的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制造商生產的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份額已經達到9%,幾乎是2021年的兩倍。除了比亞迪外,希望拓展市場的公司還包括上汽集團的名爵、電動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以及沃爾沃品牌的所有者吉利集團。

中國汽車制造商擁有眾多優勢。近年來,中國國內企業在研發成本等領域擁有了更大規模和更高效率。它們獲益于龐大的國內供應鏈,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這讓它們可以利用更換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等創新技術。有些公司希望在質量上與西方高端品牌競爭,以續航里程長或智能娛樂軟件為賣點。對許多消費者來說,更低的價格是吸引力所在。平均而言,中國制造商生產每輛電動汽車的成本比它們的西方競爭對手低1萬歐元。伊諾韋夫咨詢公司估計,到2030年,中國企業可能會搶占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20%,而歐洲品牌的市場份額將從2021年的66%下降到45%。


(資料圖)

——據路透社報道

中國消費旺盛將助推全球增長

樂觀派人士指出,中國家庭保持了非同尋常的流動資金。美國花旗銀行集團認為,中國家庭的儲蓄總額已經突破120萬億元人民幣,比按照疫情前趨勢預估的數據多出13萬億元。這些存款可以促進消費,也可能為房地產市場帶來急需的推動力。

如果經濟大環境良好,少量額外消費支出就能帶來更高的銷售額和更強勁的就業,然后反過來刺激更多支出。所有這一切意味著,消費有望占據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份額:花旗銀行集團認為,如果算上政府支出,那么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將逼近80%。這將創下最近20多年來的紀錄。

中國的消費將為全球增長作出可喜貢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月30日發布的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5.2%,為世界經濟貢獻2/5的增量。而美國與歐元區加起來將只能貢獻不足1/5。

美聯儲經濟師近日的一份研究報告用這樣一個標題表達其基本觀點:《中國發生的事情不會只影響中國》。他們估計,假如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提高到5%至6%,那么溢出效應有望使世界其他地區的生產總值增加0.5%至0.75%,按年折算相當于大約4000億至6000億美元。

——據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報道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3年02月13日第 10版)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