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疫情下兒童該如何做好健康防護?如果家里的孩子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家長該怎么樣處理?出現什么狀況需要立即就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北京兒童醫院權威專家進行解答↓↓↓
(視頻來源北京時間)
同時,漢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方玉蓉建議:
無癥狀或者癥狀不重,建議居家隔離
方玉蓉表示,目前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的致病力已顯著下降,大部分感染者沒有癥狀或僅有輕微癥狀。兒童感染新冠以輕癥、無癥狀感染為主。
一般情況下,兒童感染后可能會出現發熱、咽干咽痛、咳嗽等癥狀,同時可能出現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瀉等。一般發病第三日癥狀最重,出現高熱39℃以上,渾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劇。發病第四日開始好轉。方玉蓉建議,確診感染后,如果孩子沒有癥狀或者癥狀很輕微,比如只有輕微流鼻涕、咳嗽,精神好,吃奶、進食也正常,就可以考慮居家觀察處理。密切觀察孩子的精神反應,監測體溫,注意其病情變化。
出現這些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方玉蓉提醒,家長需注意孩子病情變化,如果孩子反復發熱超過3-5天不退,或病程一周癥狀還在加重,或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急促、嗜睡、驚厥、拒食或喂養困難等表現,應前往醫院就診。對于有基礎病的兒童、3月齡以下嬰兒應到醫院就診。
如何判斷不同年齡段兒童是否出現呼吸急促?可參照以下標準:
2-12月齡: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50次;
1-5歲: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40次;
5歲以上: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30次。
居家隔離期間,家長如何對癥照護孩子
“從目前臨床觀察看,新冠病毒主要導致上呼吸道感染,鮮有肺炎,家長不必過度擔憂。在治療上,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具體癥狀對癥下藥、科學用藥。”
孩子出現發熱癥狀時,家長可在藥物降溫的同時輔助物理降溫。
藥物方面,給6個月以上的孩子退熱,家長可以選擇布洛芬或者對乙酰氨基酚,二者任選其一服用;給6個月以內的孩子退熱,推薦使用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4-6小時用藥一次,24小時內用藥不能超過4次。
同時建議使用溫水擦手心、腳心、脖子、腋窩、大腿根等來物理降溫。
針對孩子早期干咳,輕微咳嗽無需用藥,注意多飲水;對于咳嗽頻繁,痰液黏稠的孩子,在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同時,可服用止咳化痰藥。如果孩子晚上睡覺鼻塞,可用生理鹽水洗鼻。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的兒童,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食多餐,可給予口服補液鹽補充電解質預防脫水、口服益生菌調節腸道。
出現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的兒童,方玉蓉提醒,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少食多餐。除了嬰兒喝奶以外,兒童19時30分以后盡量不要吃過多食物,減少孩子胃腸道的負擔。此外,可口服補液鹽補充電解質以預防脫水、口服益生菌調節腸道等。
(來源:北京時間、大武漢 編輯:劉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