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距離上海有多遠?是800多公里的迢迢山水,是4年意義深遠的日日夜夜。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大四學生周紅日前拿到了一紙輕薄又厚重的錄取通知。她前后拿到了山東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的offer,最終推免至復旦大學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周紅來自濟南大學一個全員考研“上岸”的學霸宿舍——學10—523宿舍。截至目前,濟南大學這樣的學生宿舍,在今年的考研過程中產生了11個,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有5個,化學化工學院有4個,機械工程學院有1個,水利與環境學院有1個。
僅以濟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例。該學院2022屆畢業生有578人,截至目前已有310人被錄取,深造率達到53.6%。該學院已連續3年深造率超過50%。
濟南大學始終將立德樹人貫穿學生成長發展全過程,注重把握好青年學生人生“拔節孕穗期”,在思想、行為和發展支持上給予精心引導和栽培,從外延環境到內在動力、從目標設定到過程指導,通過理論實踐、育德育心、課內課外、線上線下的結合,實現主導性和主體性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的統一,各個學院形成“領導班子帶頭參與、輔導員班主任主動參與、專業教師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不斷推動學院學風建設工作的內涵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考研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考研學子夜以繼日的努力拼搏,也離不開學校對考研工作的重視及各種支持。濟南大學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依托師資、學科與專業建設等優勢,注重做好“長線關懷”“長程輔導”,提升考研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自大一起,新生就在推免、考研標桿的佳話中快速成長,同時聯系學業導師早進實驗室、早進課題、早進科研團隊,提升科研興趣;自大二起,該校通過邀請校內外相關領域專家開展講座,充分調動起學生繼續深造與終身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可以結合個人特點提早謀劃;自大三起,年級輔導員、班主任、專業老師有步驟地為同學們分析考研形勢、普及考研知識、解讀報考政策,增強學生備戰考研的堅定決心。
通過朋輩“青春故事分享會”“蒲公英助學”“考研沙龍”等輔學活動載體,定期邀請往屆報考不同高校的優秀畢業生進行朋輩輔學專題交流,分別從保研、學校專業選擇、時間規劃、團隊研友、復習安排、各科學習進度以及考研心理等方面切實幫助同學們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該校通過“專業知識大課堂”分期、分專題幫助同學們夯實公共課、專業課的知識儲備,為備戰考研的同學們提供更清晰的規劃,提升復習任務執行的有效性;不斷拓展與兄弟院校之間的聯系和共建,一對一幫助學生聯系報考院校,自國家線發布后,每天都為學生梳理、公布各院校調劑信息,同時輔導員也適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談心談話,為學生的順利錄取保駕護航。
青年的書桌上沒有虛度的光陰。11個“考研宿舍”,就是11個熱愛學習、積極向上的集體。四年時間里,大家勤奮努力,不懈奮斗,結成碩果。考研展現更多的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他們將自律、互助、齊頭并進融進生活的方方面面,備考的路途中互相鼓勵,互相扶持,在學習摸索的過程中慢慢積累了各種學習經驗,共同進步。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在大學遇見更優秀的自己,未來,山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