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戴不規范、用完隨手丟 疾控專家解讀使用口罩的五個誤區

發布時間:2022-03-25 09:01:57  |  來源:云上咸安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成為一件生活必需品,但口罩要科學佩戴才能很好地發揮保護作用。3月23日,湖北省疾控中心專家以市民“小王”的幾個生活場景為例,解讀戴口罩常見誤區。

場景1

清晨,小王上班要遲到了,急匆匆地從桌子上拿起昨天戴過的口罩,翻看一下還很干凈,戴上口罩就出門了。

錯誤點:口罩未及時更換

口罩的正確使用、儲存和清潔是保持口罩有效性的關鍵。口罩出現臟污、變形、損壞、異味時需及時更換,每個口罩累計佩戴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需重復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時宜懸掛于清潔、干燥、通風處。

場景2

小王一路飛奔,上了公交車,一看公交車上人不多,自己又跑得喘不上氣,就把口罩往下拉一拉,露出鼻子透透氣。

錯誤點:口罩佩戴不規范

乘坐廂式電梯和飛機、火車、輪船、長途車、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應全程規范佩戴口罩,不規范佩戴等于沒戴口罩,要做到“嚴密合”,遮住口鼻和下巴,并根據鼻梁形狀調整鼻夾和掛繩松緊度,確保密合。戴口罩期間如果出現憋悶、氣短等不適,可以前往空曠通風處摘除口罩透氣。

場景3

小王下車后,來到公司旁邊的早餐店,摘下口罩直接放在餐桌上,開始用餐。

錯誤點:口罩存放不規范

外出時,建議攜帶一個存放袋,摘下口罩后將口罩放在原包裝袋或干凈的存放袋中,避免口罩被污染。如果手邊沒有合適的口罩收納工具,可以取2張干凈的紙巾,放在口罩兩面,然后將口罩對折后再對折,用口罩的掛耳扎緊。待用餐結束后,只要將紙巾丟棄,就能重復使用口罩,方便又衛生。

場景4

小王進入公司所在寫字樓后,就把口罩塞進了包里,小王覺得公司里都是熟人,彼此知根知底,自己又接種了新冠疫苗,沒必要戴口罩。

錯誤點:打了疫苗就不用戴口罩

病毒傳播可不管是陌生人還是熟人。對于個人來說,接種疫苗能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抗體,降低人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減少重癥和死亡,但不能100%保證不感染。對于群體來說,在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傳播。因此,即使全程接種了新冠肺炎疫苗,也要保持戴口罩的好習慣,尤其是在室內場所,人員密集、空氣流通相對較差,更要規范佩戴口罩。

場景5

下班回家后,小王摘下戴了一天的口罩,隨手丟進了樓下的垃圾桶里。

錯誤點:隨手丟棄口罩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主動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在科學佩戴口罩的同時,規范處置廢棄口罩。普通健康人群使用過的口罩,可從內面向外對折,用掛耳繩纏繞后,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或丟入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內,不可隨意丟棄,摘取口罩后還要注意及時洗手。

關鍵詞: 正確使用 生活場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