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告,
批準南京諾唯贊、北京金沃夫、
深圳華大因源、廣州萬孚生物、
北京華科泰生物的
新冠抗原產品自測應用申請變更。
自此5款新冠抗原自測產品正式上市,
其中2款為廣東企業研發生產。
新冠抗原自測如何操作?
一起來看
▼
視頻由廣東省科技廳提供
老百姓、大參林等連鎖藥房宣布
將售賣新冠自測產品
3月12日,據老百姓大藥房集團微信公號消息,老百姓大藥房與廣州萬孚生物達成合作,第一批新冠抗原快測產品已在物流運輸途中,預計近日將在門店上架銷售。首批產品將登陸老百姓大藥房位于上海、湖南、江蘇等12個省市的門店。
老百姓、一心堂(002727)、益豐藥房(603939)、大參林(603233)被稱為國內四大連鎖藥房,也有人稱之為“連鎖藥房四大金剛”。除了老百姓稱將于近日銷售新冠快測產品,記者從益豐大藥房了解到,公司也在準備相關事宜。
還有媒體報道稱,大參林與萬孚生物已經就新冠抗原自測試劑的分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萬孚生物新冠抗原自測試劑將于3月13日“首發”于大參林線下門店。
一心堂目前尚未就新冠檢測試劑公布最新進展。
在新冠自測產品獲批之前,各家連鎖藥房股價已經呈現上漲趨勢。3月11日收盤,老百姓報6.86%,報39.42元,市值176.8億元;一心堂漲9.74%,報28.2元,市值168.1億元。益豐藥房10%漲停,報47.73元,市值343.1億元;大參林漲9.77%,報33.94元,市值268.4億元。
高濟健康、怡康醫藥等醫藥電商平臺
稱將售賣新冠抗原自測產品
除了靠實體藥店起家的連鎖藥店,多家醫藥電商平臺也宣布將銷售新冠自測產品。
3月12日晚間,高濟醫療旗下醫療新零售平臺高濟健康發布消息稱,高濟醫療與廣州萬孚生物、南京諾唯贊、深圳華大因源、北京金沃夫等多家公司正在緊密合作,第一批新冠抗原快測產品很快將會在河南、江西、遼寧幾個市場率先上架銷售,同時將通過高濟健康Pro微信小程序為全國顧客提供線上訂購服務。
3月12日晚間,怡康醫藥宣布,與廣州萬孚生物達成合作,第一批新冠抗原快測產品已在物流運輸途中,怡康醫藥即將開售。
此外,記者還聯系了1藥網、藥房網等互聯網醫藥平臺,對方均表示,已第一時間關注到政策和新冠抗原自測產品的新進展,但是目前還沒有可披露的具體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提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接診有呼吸道、發熱等癥狀且出現癥狀5天以內的人員時,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應當首選進行核酸檢測;不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進行抗原檢測。
基層醫療數字化服務平臺云鵲醫也向記者表示,已有基層機構向云鵲醫咨詢,能否購買到抗原檢測試劑盒,公司也正在積極聯系相關生產企業,盡早滿足基層機構需求。
新冠抗原自測產品價格曝光
上海零售約30元/支
隨著越來越多平臺宣布售賣新冠抗原自測產品,價格也逐漸浮出水面。
3月13日上午,記者聯系了老百姓大藥房的上海門店,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于昨晚收到通知說可以首發售賣新冠自測產品的消息,但目前還無法購買,需要先登記預約。具體到貨時間還不確定。該門店首批只有100盒,價格是596元/20支。
按照上述數字來計算,單支的價格在30元/支左右。不過,記者撥打另一家老百姓大藥房的電話時,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還沒收到相關通知。
此外,有媒體報道稱,北京金沃夫生物工作人員介紹,“除國際訂單外,公司將開足馬力生產全力供貨國內訂單,把抗原檢測試劑盒產能提高到170萬人份/天,指導零售價將低于50元/人份的核酸檢測價格?!?/p>
一位醫藥電商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他了解到,萬孚生物產品在醫院中標價16.8元/支,零售平臺售價應該在此浮動。對于具體的價格,上述負責人表示,售價原則上是自主定價,市場行為,但如果用國家醫保基金,按比例可報,價格就招標,醫保要管控了,最后價格以實際到貨后,廠家及政府價格管控為準。
網友曬出新冠抗原自測產品
值得關注的是,有廈門居民早在3月11日晚間就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稱,收到社區免費派發的新冠抗原檢測產品。從發布的圖來看,該產品并不在完成變更的五家企業名單,而產品包裝也是外文。
萬孚生物連夜發聲明
就在各大藥店、醫藥電商平臺宣布將售賣新冠自測產品時,3月12日晚間,萬孚生物(300482)發布聲明稱,近日,現發現有部分個人及公司未經我公司合法授權,擅自通過電商以及其他線上渠道進行非法售賣宣傳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抗原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
萬孚生物強調,公司對該醫療器械產品的銷售實行嚴格管理,如未獲得公司合法授權,不得擅自對外銷售以及進行虛假宣傳活動。對于上述未經公司合法授權、擅自通過電商以及其他線上渠道、宣稱可銷售我公司研發的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的個人及公司,公司保留向相關公安部門報案并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的權利。
在聲明中,萬孚生物還提到,公司產品不能單獨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應結合核酸檢測、影像學等其他診斷信息及病史、接觸史判斷感染狀態。
具體怎么測,一圖看懂↓↓
來源:南方都市報、澎湃新聞、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