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星期六”公益課堂點綴多彩童年

發布時間:2022-03-06 14:25:30  |  來源:咸安區融媒體中心  

云上咸安報道 3月5日,永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主辦的“快樂星期六”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在3月的第1個星期六快樂開班,14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孩子們歡聲笑語,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周六。

快樂啟航,孩子們的笑容真燦爛

“輕輕敲醒沉睡的心靈,慢慢張開你的眼睛……”稚嫩的歌聲從鳳凰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飄蕩出來,20余個小朋友圍坐在活動室內,在市第十四小學瞿佳老師指揮下,一邊打著節拍,一邊唱著《明天會更好》,與此同時,其他13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繪畫、手工、書法、羽毛球、乒乓球等不同類型的活動也在開展。

什么是“快樂星期六”?永安街道辦事處創文負責人鐘賢會介紹起來如數家珍,“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后,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但如何精準對接群眾需求常態化開展活動,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知曉率和影響力,一直是我們的工作短板,今年我們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為突破口,每周六下午3點開展服務5-13歲兒童的主題活動,既能將活動時間地點固定,也為孩子們送去快樂的周末。”

據悉,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功能提升,擴大志愿服務的群眾覆蓋面,永安街道辦事處精準對接群眾訴求,將群眾“點單”需求最多的青少年兒童服務納入2022年志愿服務工作重點,明確活動時間、地點、內容常態化開展活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為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破題。

快樂加倍,志愿服務隊伍真專業

“同學們,畫好小北極熊后,動動我們的小手制作冰山背景。”,北正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來自市第六小學的胥緣蘭老師一邊在白板上畫著北極熊,一邊操作PPT播放示意圖,為孩子們帶來沉浸式教學,在一旁等孩子的周先生看著孩子,臉上止不住的笑意:“聽社區說周六有小朋友參與的活動,我就把兩個孩子都帶來了,沒想到是學校的老師,這下我更放心了。”

怎樣將志愿活動專業化、系統化,讓未成年人更加積極參與,是“快樂星期六”亟需破解的難題,為此,永安街道教育總支負責人陳怡升提出了解決對策,“在文明城市創建‘一盤棋’的背景下,老師作為一支專業化的隊伍,更要積極參與其中,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校內、校外共同發力。”

據悉,永安街道辦事處共有10所中小學,20余所幼兒園,湖北科技學院咸安校區、咸寧高中、青龍山高中也在其轄區范圍內,為了充分利用轄區內的教育資源,永安街道根據校園位置,將14各社區和14所學校以一對一結對的方式聯合開展活動,每周安排學校老師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服務圍繞習慣養成、興趣培養、益智健體等方面,內容涵蓋音樂、舞蹈、繪畫、書法、曲藝、剪紙、手工制作、體育項目等多種形式,保證孩子們有更多的快樂選擇。

快樂成長,志愿服務體系真續航

“接到學校的通知后,我主動報名參與了社區的志愿服務,希望能為更多小朋友帶來快樂”,來自第五中學的體育老師羅建強,教完孩子們熱身后,開始教乒乓球直拍打法,并帶著孩子們開始練習,“老師今天教的都是基礎,下周開始教‘旋球’,下周我還要來學。”今年四年級的小朋友張明笑著說,“我可不想輸給其他小朋友”。

怎樣讓志愿服務更可持續,讓“快樂星期六”真正伴隨孩子快樂成長?永安街道辦事處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依托,由社區負責活動的統籌安排,提前布置場地和所需物品,保證活動中孩子的安全,學校安排具有責任心、富有愛心的青年教師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家長負責孩子活動過程的接送,同時,在寒暑假等特殊時間節點,組織大學生志愿者、社區志愿者、社區工作人員等社會力量參與到服務中來,不斷建立和完善“社區、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未成年人志愿服務體系。

“快樂星期六不是培訓,而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沃土,我們的老師以志愿者的身份免費提供服務,與孩子們一起快樂成長。”永安街道黨工委書記姜勇介紹到,“為了激勵更多老師參與,我們將根據教師志愿者服務時長,落實積分兌換制度,用積分兌換物品,同時,將參與‘快樂星期六’的教師志愿者優先納入街道和社區優秀志愿者評選中來,激勵更多教師參與活動,確保活動能夠持續開展。”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未來與希望,永安街道將不斷豐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形式,結合多彩的活動為未成年人教育打下良好基礎,讓孩子們提升文明素質內涵,成長為新時代的美德少年。

(咸寧臺記者:蔣旗 融媒體記者:聶國力 特約記者:彭丹 通訊員:徐鵬 編輯:李萌 責編:王迪)

關鍵詞: 未成年人 永安街道 街道辦事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