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戶外勞動者高溫津貼發放存在“冷熱不均”現象

發布時間:2021-09-02 08:13:53  |  來源:工人日報  

南寧戶外勞動者高溫津貼發放“冷熱不均”

已經進入9月,廣西南寧市依舊熱氣蒸騰。午后的西鄉塘區大學東路,熱浪翻滾,車輛管理員盧阿姨正在忙碌。在南寧,在高溫下堅守崗位的戶外勞動者不在少數。

為保障勞動者的安全和身體健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發布企業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明確,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10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工作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津貼。高溫津貼標準可在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間。同時,應積極采取其他防暑降溫措施。

記者日在南寧走訪發現,高溫津貼發放存在“冷熱不均”現象,仍有戶外高溫環境中工作的勞動者未能獲得津貼。

今年6月,盧阿姨開始當車輛管理員,負責向路邊停放的電動車收費。一上崗就遇到了一年里最熱的時候,她每天早上10時上班,要連續工作13個小時。所幸,她負責的片區有傘棚、樹蔭等可以乘涼。“7月氣溫高達37攝氏度時,差點中暑了,在傘棚里緩了好久。”

被問及是否有高溫津貼,盧阿姨搖了搖頭。“不過,公司發了一箱飲料。”她告訴記者,一位同事曾在工作中中暑,去醫院輸液花了200多元。

在同一路段,11時30分,環衛工人雷阿姨正仔細清掃路面。只見她頭頂斗笠帽,臉上戴著披至肩下的遮陽罩,汗珠打濕帽檐,背后汗跡斑駁。

年來,南寧創建文明城市活動如火如荼,路面整潔度要求高,雷阿姨不敢有半點馬虎。她已經在崗位上忙碌了8個半小時了。問及是否獲得高溫津貼,雷阿姨說:“從6月開始,每個月發200元,連續發5個月。”不過,她表示,此外再沒有收到其他防暑物品。

在明秀西路,一處建筑工地正熱火朝天作業。負責工地管理、檢查等工作的安全員林先生告訴記者,從6月份開始,每個月獲得了100元的高溫津貼,同時還有藿香正氣水等降暑藥品。而同樣在建筑工地干活的勞務派遣工王先生則表示,自己并沒有獲得高溫補貼,也沒有防暑降溫飲品。

“高溫津貼?沒有。”從業一年多的美團騎手林先生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只有小部分跟美團臺簽約的騎手才有高溫津貼,大部分騎手都是和外包公司簽合同,沒有高溫津貼。

“本來應該給的,但公司不給,我們也沒辦法。”在某商場外站崗收停車費的保安洪阿姨說,自己不敢爭取高溫津貼,“之前有一位保安隊長向所屬物業公司爭取高溫津貼,但沒有成功”。

早在201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發布的《關于企業高溫津貼工作有關問題解答》明確,全區境內各類企業無論采用何種用工方式,都有義務認真執行高溫津貼政策。用人單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工的,也要依照規定支付高溫津貼。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企業并沒有執行有關規定。有的企業以價值較低的降暑飲品代替津貼,企圖蒙混過關。許多在高溫下工作的勞動者未能享受到此項權益。

自治區人社廳在企業高溫津貼工作有關問題的解答中表示,企業未按規定支付高溫津貼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向屬地的勞動保障監察部門進行舉報投訴。(記者 龐慧敏 何婉媚)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023551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