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第26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壓”。當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心血管內科醫務工作人員在科室執行主任董宏偉的帶領下,圍繞宣傳主題開展“點對點”健康教育及科普宣傳活動
活動期間,心血管內科醫務工作者向患者和家屬普及高血壓預防、治療和管理相關知識,倡導大家積極選擇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限制鈉鹽攝入、減輕體重、適量運動、戒煙戒酒、保持心理平衡等;呼吁大家積極關注自身血壓,血壓超過130/80mmHg即應引起關注,科學合理控制血壓,預防和減輕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鼓勵高血壓患者堅持長期合理服藥,以確保平穩降壓、長期達標。活動現場,科室為現場人員提供了高血壓危險因素篩查和血壓測量等服務,發放了高血壓科普手冊和宣教彩頁,組織部分患者和家屬收看了全國高血壓日“健康生活,理想血壓”科普宣傳直播節目。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次科普宣教活動,讓患者和家屬對做好日常自我血壓管理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進一步提高了群眾對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的意識和技能,切實提高了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未來,讓醫患一起攜手并進,為實現“健康生活,理想血壓”而共同努力。
關于高血壓的健康提醒
一、預防高血壓,從每一天做起(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鹽減重多運動,戒煙戒酒心態平)
1.限制鈉鹽攝入:鈉鹽攝入過多,高血壓的風險增加,長期限鹽可延緩血壓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的速度。我國居民平均食鹽攝入量超過9g/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g/日,建議用低鈉鹽替代普通食鹽。
2.減輕體重:超重和肥胖可導致血壓升高,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腹型肥胖可能與高血壓有更強的相關性。建議超重和肥胖者減輕體重,腰圍男性控制在﹤90cm,女性﹤80cm。
3.適量運動:運動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緩解緊張情緒、減輕體重,降低高血壓發生風險。建議根據自身條件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同時進行適當肌肉力量練習和柔韌性練習。
4.戒煙:吸煙可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建議戒煙(包括傳統煙和電子煙)。
5.戒酒:大量飲酒使血壓升高,不飲酒對健康最有益。建議高血壓患者不飲酒。目前在飲酒的高血壓患者,建議戒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長期精神緊張或焦慮、抑郁狀態可增加高血壓的患病風險。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負面情緒。必要時積極接受心理干預。
二、血壓超過130/80mmHg要開始積極關注
1.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血壓超過140/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并開始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
2.血壓超過130/80mmHg即應引起關注,隨著血壓的升高可能帶來對于心腦腎等器官的危害,應及早開始生活方式干預,對于已經出現靶器官損害和心腦血管并發癥的患者應盡早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三、控制高血壓,保護心腦腎
1.高血壓最主要的危害是導致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應積極治療,控制血壓。治療策略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
2.所有患者應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降低血壓或直接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
3.單純生活方式干預血壓仍無法達標的高血壓患者,應積極接受降壓藥物治療。
四、平穩降壓,長期達標
1.高血壓患者應堅持長期服藥,鼓勵選擇每天服用1次的長效降壓藥物,以確保平穩降壓,需要聯合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建議優先選用單片復方制劑。
2.血壓達標標準:一般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腎臟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年齡在65-79歲的患者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進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80歲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至140/90mmHg以下。(耿雪)
(責任編輯:魯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