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說起心肺復蘇,你是否在電視劇里看到過這樣的情景:急診大廳里,病人從急救車到搶救室的過程中,醫生跪在平車上,不停地進行胸外心臟按壓,緊張的氣氛不斷蔓延。這“生死營救”的一幕不久前也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急診科上演。
年近七旬的劉先生在做家務過程中突然倒地不起,老伴一邊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喊來樓下診所的醫生。見狀,診所醫生立即對患者實施胸外心臟按壓直至120隨車醫生到來接力進行。在緊急轉移患者的過程中,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李斌跪在平車上繼續對患者進行不間斷胸外按壓。
連接心電監護 、建立靜脈通道、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10分鐘后,醫院搶救室,急診科醫護人員各司其職迅速參與搶救,心電圖顯示,老人屬于急性心梗,搶救刻不容緩。
“靜脈推注腎上腺素、非同步電除顫、持續胸外按壓……”又過了10分鐘,在上千次連續不斷胸外按壓和兩次心臟除顫后,病人的心電圖出現了波動,心跳和自主呼吸開始逐漸恢復,醫護人員將這位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隨后,患者被轉至普通病房進行進一步治療,經查,患者屬于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的心源性猝死。
“病人的成功搶救和持續的心肺復蘇有著密切的關系。”李斌說,心肺復蘇救護技術是搶救心臟驟停采取的主要手段,發生心臟驟停后的4分鐘內實施心肺復蘇是挽救生命的黃金時間。持續的心肺復蘇可以保證在專業的醫生和救治團隊到來之前保持心臟、大腦及其他各個器官的供血,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專家建議
“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心肺復蘇的培訓,在關鍵時刻能夠及時救助身邊的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德州醫院急診科執行主任蘇春花表示,雖然心肺復蘇的概念已經逐步普及,但是大眾對它的具體操作知識仍缺乏了解,因此做好心肺復蘇科普十分有必要。
此外,蘇春花提醒廣大市民,當出現胸痛或胸部不適等心肌梗死疑似癥狀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醫院最專業的救治,以免耽誤病情。高血壓、冠心病患者更要注意時刻隨身攜帶急救藥物,避免意外發生。
(責任編輯:魯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