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暑將去、秋意漸濃,3600余名2023級本碩新生如期而至,懷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即將在濱醫書寫一段新的青春篇章。8月開學季,濱州醫學院從“跨醫門”“知醫事”“傳醫脈”等系列特色新生入學教育活動開啟迎新大課,堅持育人導向,突出價值引領,在新生心里埋下一顆醫學的種子,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奏響“三全育人”大合唱。
【資料圖】
迎新現場
跨醫門,全員爭當“擺渡人”
溫情暖意氛圍拉滿!8月27日,濱醫校園熱鬧非凡,已經有不少拖著行李箱的同學在報道現場,他們身邊有親人陪同,不時還能看到一些家長舉起手機拍照,記錄下校園里的美好風光。有的家長提前一天就出發,送孩子到學校,威海的韓女士送女兒進校后,還進行了“濱醫一日游”,“去超市逛逛,去操場走走,再去食堂吃個午飯,看看學校的圖書館,提前感受一下孩子的大學生活。”
上午,校領導在新生報到現場,檢查各學院新生報到、迎新工作情況,并與學生家長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個人情況,征求對學校的意見建議,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祝賀和歡迎。為做好此次迎新工作,學校全員爭當“擺渡人”,安排專人負責接站,保證新生抵煙抵濱第一時間找到組織;組織師生志愿者、黨員先鋒崗幫助新生提供行李搬運、信息查詢、現場指引等服務;一條龍“綠色通道”、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咨詢辦理工作開展,幫助困難家庭減輕經濟壓力;走過新生拱門,實時顯示新生報到數據的電子大屏映入眼簾;膳食服務中心提供免費飲用水、便捷餐食、可樂贈飲等迎新服務,餐廳全天候供餐,延長供餐時間;學校北門設立溫馨“醫”刻區域,分別是社團服務區、家長休息區和行李暫存區,為學生家長提供推拿服務,準備茶歇、飲品和小點心,并幫助大家拍照留念、定格美好時光。
以“心”迎新,雙向奔赴
跨越“醫”門,便是“醫”家人,學校上下齊心準備,為新生帶來最溫馨、最暖心、最貼心的迎新工作,讓懷著憧憬進入醫學殿堂的“萌新”們,有“家”一般的溫暖。開學當日,學校暖心準備別樣的生日儀式,為當天過生日的同學送上生日蛋糕,讓濱醫學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孩子第一次出遠門不放心,怕吃不慣用不慣帶了好多東西,看天氣預報天氣也不好……沒想到學校這么貼心,有志愿者不說,連雨衣都準備了這么多”,一位新生媽媽說道。
知醫事,處處皆是“醫學堂”
促知促行知行合一!“醫路筑夢 濱醫為家”“獻身醫學 服務人民”……鮮紅的橫幅在校門口隨風飄揚,充滿了濃濃的醫學氛圍,學校高度重視迎新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三全育人”、全環境育人要求,各方齊動員,以新生開學報到為契機,精心謀劃工作方案,融入思政元素和文化元素,“家長見面會”“成長宣言”“手寫信”……讓每一位濱醫學子一入校門就感受一場難忘的、鮮活的、意義非凡的大學思政第一課。
把專業課程擺到現場,讓新生有“職場初體驗”,心肺復蘇、“血型檢測”,智能機器人“小胖”有問必答,“人工智能綜合教學平臺”……在第二臨床醫學院職業技能體驗館,帶領“未來醫生”提前感受職業角色;歲月無聲,歷史有痕,組織學生參觀校史館、院史館和重點實驗室,增強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根據專業特點,各學院定制“醫學”個性化成長禮包,貼心盲杖、“善藥”小藥箱、特色玩偶、定制帆布袋等,迎新現場讓“萌新”報到收到別樣“見面禮”。“《一臨萌新成長進階指南》是一份特別的學習指南,旨在幫助小萌新更好地了解一臨的學習環境和進階路線,設計制作‘金榜題名’榮譽墻,重點介紹近兩年學院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的畢業生宣傳展板,引導新生樹立遠大奮斗目標”第一臨床醫學院學工辦主任郝春紅老師介紹迎新工作。
上好大學第一場“思政課”
“這里設施先進、氛圍濃厚,處處細節里蘊含著人文關懷,參觀了學院的教學設施和實驗室后,我十分激動,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來自特殊教育學院的新生潘康萍的家長潘先生說。在這里,新生和家長們跟隨講解老師一起走進特殊教育園區并進行專業體驗活動,通過測聽體驗、實驗室觀摩、中醫問診與按摩體驗、口腔義齒3D打印等專業體驗活動,更深入地了解所學專業,深度體驗學生未來發展方向,堅定學習奮斗的信心。
傳醫脈,身體力行“濱醫范”
一脈相承深耕醫學!相聚于此,因何緣起?或因兒時的夢想而夢牽醫學,或因父輩的耳濡目染,承載著幾代人的夢想而勵志圖強,或因友情,攜手共赴醫學夢,濱醫學子的背后都有一個個勵志、溫馨感人的溫情故事,讓人動容。
胡單凝和祝秋雨倆姐妹
14年姐妹花今年再同校,攜手共赴醫學夢!來自第一臨床醫學院2023級臨本4班的胡單凝和祝秋雨,在幼兒園的時候就是好朋友,在今年高考中她們取得了相近的成績,從小對醫學充滿憧憬的她們決定一同報考濱州醫學院,幸運的是,她們被錄取到了同專業同學院同班級。而后的五年,她們將一起在學醫的路上互相扶持,越走越遠。來自濟南的徐建豐、劉錦澤、孟曉桐高中同在章丘四中就讀,因濱醫嚴謹治學的校風和對康復學科的前景的看好,一拍即合來到了濱醫。他們一起被我校康復醫學院的康復治療學(中德合作)專業錄取,接下來也將“醫”路同行。
劉文卓與姐姐在學校合影留念
“2013年9月,跟家里人送姐姐到濱醫入學,那是跟濱醫的第一次相遇,后來受到姐姐的影響,一直對濱州醫學院濃厚的學風和優良的人文環境很向往。10年后終于在自己的努力下來到了濱醫,姐姐又來送我上學,我會努力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努力學習成為有用之才。”康復醫學院劉文卓激動地說。
來自臺灣的新生蔡竣宇和家人
“我希望我能篤學不倦地完成好自己的學業,完成自己的醫學夢想,在畢業后為國家的健康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今年我校首次招收港澳臺學生,來自中國臺灣的口腔醫學專業新生蔡竣宇初到煙臺就被這里優美的風景和宜人的氣候所吸引,他也規劃在大學期間好好感受下不同于家鄉的風土人情。
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新生李澤銘
“世界合唱比賽金獎”“全國啦啦操比賽冠軍”“省級藝術匯演金獎”等等,今年,特殊教育學院又迎來了一批才藝加身的特殊的殘疾人大學生,他們舞蹈、繪畫、書法大展身手,唱跳、寫作全能奪冠。口腔醫學技術(聽障)專業的新生李澤銘驕傲地表示,“濱醫是我的夢中學府,如今這個夢想實現了!”。作為成都市殘疾人短跑運動員,李澤銘常年奔走于各種大型體育賽事之間,他還在去年的全國啦啦操(聽障組)比賽中奪得了冠軍。暑假期間,李澤銘自己兼職賺取學費,開學在即,他更是堅持自己搭乘普通列車,從四川來到山東,遠赴濱醫之約。
此次迎新聯合齊魯晚報,在學校視頻號、微博等全程直播,留影存彩,記錄2023級新同學人生的重要時刻,當日40萬人在線觀看直播。溫馨周到的迎新服務感動了新同學和學生家長,全體師生以實際行動踐行仁愛精神,譜寫出校生互動友愛的和諧篇章。
(責任編輯:魯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