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的相逢大多讓人欣喜,但唯有伴著聲聲嬰兒啼哭的“相逢”令人幸福到難以言喻。
孩子是生命的延續,是家庭的希望。“如果能有一個自己的寶寶,我們愿意付出所有……”這是眾多四處奔波求醫的不孕不育患者的心聲。幸運的是,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輔助生殖技術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成為一種延續愛的希望。有一位圓夢人,她以全部精力和熱情精耕生殖醫學專業,幫助眾多家庭解除了“懷不上”的煩惱,帶來孕育新生命的無限喜悅,以領先的輔助生殖技術和充滿人情味的服務讓許多不孕不育夫婦圓了母親夢、父親夢。她就是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副主任喬巖巖。
從婦產科醫生到組建醫院生殖醫學科的重要一員,二十余年的從醫生涯,喬巖巖見證和參與了市一院生殖醫學科的快速發展,將青春奉獻給了生殖醫學臨床工作,也獻給了無數圓夢的家庭。
【資料圖】
孜孜以求勇攀生殖醫學高峰
自2009年博士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以來,喬巖巖作為主要成員組織籌建了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生殖醫學科,填補了醫院的空白,她在女性生殖內分泌學方面有著頗深的研究,在診治月經失調、閉經、不孕癥、多囊卵巢綜合征、異常子宮出血、高泌乳素血癥等方面有著獨到見解,同時,她在圍絕經期綜合征、復發性流產、子宮內膜異位癥合并不孕等領域的經驗也極為豐富,目前累計門診工作量10萬余人次,幫助眾多不孕不育家庭實現了生育愿望。并幫助醫聯體單位成立了“不孕不育生殖門診”,為引領本地區臨床從業人員規范不孕不育診治路徑作出了貢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喬巖巖身上,有著醫生、科研工作者、老師三重身份。作為老師,她在誨人不倦中收獲幸福;作為科研工作者,她盡最大努力將臨床的需求轉化為基礎科研的動力,讓科研成果反哺臨床發展;而作為醫生,能為不孕不育家庭帶來新生命的降臨,則是喬巖巖心中最大的期盼。在診療中,她始終堅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憑借著豐富的經驗、精湛的醫術對許多疑難復雜病癥施以個性化治療方案,而擁有國家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臨床和實驗室雙崗位證書所帶來的底氣,讓她可以在臨床和實驗室更加從容、更加全方面地發現問題,從而提高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跟您一接觸就感覺您是值得信任的人,親切、耐心,方方面面為我們患者考慮”“我是喬醫生的一名多囊患者,這次要二胎,也是找的她,這個月順利剖宮產產下兩個健康的男寶,對喬醫生真是說不盡的感謝”“我是一個卵巢功能早衰和輸卵管積水患者,在喬主任和其他幾位醫生的悉心治療下,今日終于成功懷孕,此時心情無比激動,超級感謝美麗細心的喬主任,也祝群里的姐妹都好‘孕’”“您是一位好醫生,也是不孕不育癥患者的福音,能遇到您是我的福氣,我很慶幸選擇了咱們市一院,圓了我做媽媽的夢”……這是患者們在微信上發來的深情話語,喬巖巖和同事們感動了患者,也常常被患者和家屬的信任感動著、溫暖著。
鼓舞人心的故事,常常在市一院生殖醫學科上演。經過喬巖巖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生殖醫學科逐漸贏得患者的信任。不少患者坦言,市一院生殖醫學科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看病不必再舍近求遠。
“看到‘龍鳳胎’讓我無比幸福”
去年7月份的一天下午,喬巖巖的診室里傳來了陣陣歡笑聲,循聲而去,原來是新媽媽小泱帶著感謝信和美麗的鮮花來給喬主任報喜。
“這是上天賜給我今生最好的禮物,謝謝你們不僅讓我當上了母親,還一下子生了龍鳳胎,兒女雙全了。”面對喬巖巖,小泱難掩感激之情。她在感謝信中說,“感謝喬主任和生殖科的醫護人員,讓我如愿以償成為一位孕媽媽,如果不是遇到你們,我還在備孕的路上苦苦煎熬,因為你們精湛的醫術、真誠的服務,讓我順利誕下‘龍鳳胎’,再次向你們說一聲謝謝!”
四年前,小泱跟丈夫相知相愛并步入婚姻殿堂,婚后沒多久便把懷孕生子提上了日程。但事與愿違,別人家結婚生子這件看似順理成章的事,對小泱而言,就像踏上“取經之路”一樣那么的艱難漫長。在求醫問藥的路上做各種檢查,吃過的藥打過的針不計其數,希望卻總是落空。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泱的朋友知道了她的情況,把喬巖巖推薦給小泱,她再次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走進喬巖巖的診室,經過喬巖巖的精心診治,結合既往病史,建議其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試管嬰兒),小泱聽后覺得抓住了一線希望,當即就表示愿意聽喬主任的建議及安排,積極配合治療,后續經過定方案-促排-取卵-移植,手術非常順利成功,14天過去了,傳來了小泱懷孕的好消息,當天她喜極而泣,難以置信地反復詢問是不是真的懷孕了。
轉眼間十月懷胎,分娩的日子到了,隨著小家伙們的啼哭聲,小泱的雙胎寶寶終于在萬千期盼中平安降生了,產后小泱身體恢復很好。小泱說,等寶寶大一些就帶他們“回家”來看望“媽媽們”。
成功懷孕對于每個期盼孩子的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沒有相似經歷的人或許無法感同身受,在市一院生殖醫學科這個迎接新生命誕生和充滿感動的地方,溫情總會蔓延得無處不在。而在市一院生殖醫學科的發展歷程中,喬巖巖和同事們始終為攻克不孕不育這一難題全力探索,為患者盡心盡力地服務,為無數缺失孩子的家庭圓夢而努力,以醫生的愛與責任獲得了患者的感激與信任,展現了當代醫學追夢人風采。
(責任編輯: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