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高質量發展,國家衛健委、財政部、人社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六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相關指導意見,明確循序漸進積極擴大簽約服務覆蓋率,逐步建成以家庭醫生為健康守門人的家庭醫生制度。
意見提出,從2022年開始,各地在現有服務水平基礎上,全人群和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每年提升1至3個百分點。
意見明確要將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脫貧人口、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作為簽約服務重點人群,優先簽約、優先服務。
家庭醫生既可以是全科醫生,又可以是在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的其他類別臨床醫師(含中醫類別)、鄉村醫生及退休臨床醫師。指導意見鼓勵各類醫生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不同形式的簽約服務,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二、三級醫院醫師加入家庭醫生隊伍,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平臺開展簽約服務。
在豐富服務內容方面,具體舉措包括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提高基本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服務質量、保障合理用藥、開展上門服務、優化轉診服務、加強中醫藥服務和形成有序就醫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