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將從2023年起向大型跨國企業征收至少15%的企業稅

發布時間:2021-10-11 14:48:40  |  來源:工人日報  

經合組織推行國際稅改影響幾何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日前在巴黎宣布,136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已同意進行國際稅收制度改革,將從2023年起向大型跨國企業征收至少15%的企業稅,以應對經濟數字化帶來的稅收挑戰。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國際稅收制度改革有助于規避大型跨國互聯網企業逃稅和避稅,但也可能影響一些發展中國家和較小發達國家吸引外資的經濟策略,引發外資投資降低,進而影響其經濟發展。

經合組織此次推出的方案是重新分配跨國企業利潤征稅權和設立全球有效最低稅率的雙支柱包容框架。該組織說,這一方案的支柱一將確保規模最大、利潤最豐厚的跨國企業利潤和征稅權在各國之間更公地分配。新規則要求跨國企業在其經營活動所在國納稅,而不僅僅是在其總部所在地。支柱二是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設為15%。從2023年起,年收入超過7.5億歐元(約合8.7億美元)的公司都將適用這一稅率。

經合組織表示,該方案實施后,超過1250億美元來自全球約100家大型跨國企業的利潤將被重新分配給各國。

分析人士指出,實施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規則后,跨國企業將其利潤轉移到低稅區或“避稅天堂”的動力將會明顯下降。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稅收的教授邁克爾·德弗羅曾測算,《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有78家會受到支柱一規則影響,其中美國、歐洲企業各37家。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所研究員雷米·布爾若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在一個國家產生營業額后開始對利潤征稅,以及最低15%的企業稅都將促使大型跨國企業重新定向它們的投資

年來,跨國互聯網公司在全球賺取高額利潤的同時,被指責利用現行國際稅務體系漏洞進行避稅。

谷歌、蘋果等科技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末發明了一種業內俗稱“雙層愛爾蘭-荷蘭三明治”的避稅策略,即將其在歐洲的部分營業收入先轉移到愛爾蘭或荷蘭等低稅率國家的分支機構再進行納稅。長期以來,法國等歐洲國家對互聯網巨頭利用歐盟稅法漏洞避稅心存不滿。

布爾若認為,新稅收制度會使像愛爾蘭這樣經濟體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不能繼續以較低的稅率吸引跨國企業。

愛爾蘭企業稅率為12.5%,是一些互聯網巨頭歐洲總部所在地。愛爾蘭財政、公共支出與改革部長帕斯卡爾·多諾霍此前表示,推行國際稅改可致愛爾蘭損失20%的跨國企業稅收。

此外,一些國家和國際機構也對新方案中規定的15%最低企業稅率表示不滿。阿根廷經濟部長馬丁·古斯曼日前表示,發展中國家被迫在“糟糕和更糟糕的(方案)”中選擇。

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稅收政策負責人蘇珊娜·魯伊斯說:“發展中國家的合理擔憂被忽視。15%稅率的提議將使富裕國家受益并加劇不等。”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此前表示,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剝奪了一些國家利用低稅率吸引跨國企業投資的政策空間,特別是對于那些沒有其他手段吸引外資的經濟體不公,多邊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應考慮對這些經濟體給予幫助。(記者 邢建橋)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