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高校紛紛“召回”留學生 留學生家庭陷入兩難選擇

發布時間:2021-09-18 10:12:37  |  來源:深圳商報  

日前,一張照片在網絡上引起熱議——上海浦東機場的國際航班出境處排起長龍,排隊的人大多是年輕的留學生,而旁邊送行的家長臉上有期待,更有擔憂……

期,隨著海外高校紛紛“召回”留學生,一道兩難的選擇題擺在了留學生家庭的面前——是選擇留學,還是繼續“留守”?記者采訪了多位深圳的留學生,他們的留學之路因為疫情的影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考驗。而現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在家留學”

8月中旬,深圳中學畢業生胡镕博終于踏上了自己遠赴美國的求學之路。而此時,比他原本計劃的啟程時間推遲了整整一年……

2020年4月,胡镕博就收到了美國普渡大學機器人工程與技術專業的錄取通知,然而因疫情原因,美國大量院校暫停線下授課。胡镕博就和許許多多的留學生一樣,開始了“把名校上成網校”的“非典型留學生活”。

回首一年的“留學生涯”,胡镕博坦言自己的心情很復雜。一方面,時差帶來的困擾讓他苦不堪言,北京時間凌晨三四點還在上課成了家常便飯。為了讓他的生物鐘盡量保持規律,父母絞盡腦汁地為他的臥室裝上厚厚的窗簾……同時,對于注重動手和交流的理工科課程,上網課總有些“隔靴搔癢”。而另一方面,他也深知,此時能在家里陪伴父母也是一種幸福。

胡镕博表示,這種“留學生活”非常挑戰人的自律,一旦放松,就可能讓學業受到影響。而他選擇用這個機會不斷充實自己。作為深圳中學星火創客空間的發起人、創始社長,胡镕博對機器人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利用這段時間,他干脆當起了“小老師”——給社區和多所中小學的學生義務上課,讓他們領略機器人變幻無窮的樂趣;自己研發和錄制了機器人課程150多節,通過網課的形式惠及更多人;在智搭機器人公司客串講師,真正接觸孩子們的實際需求……一邊提升自己的專業水,一邊努力將機器人知識和中小學物理、數學等知識體系打通,胡镕博“在家留學”的生活充實又忙碌。等到他終于踏上赴美留學之路時,手里握著的是最獲得的兩項專利和漸成系統的機器人課程……

兒行千里母擔憂。胡镕博的母親黃敏告訴記者,在全球疫情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對孩子赴美留學難免有些忐忑。“之前镕博因為參加機器人比賽和各類考試,去過很多次美國,但是這次最擔心,畢竟疫情還不穩,而且離家時間又長。孩子的留學之路充滿不確定,但我們想,還是該給他更多的時間去闖蕩,去成長。這段特殊的留學生活也鍛煉了他,動身去美國之前的很多準備工作都是他自己搞定的,這讓我們很欣慰。”

現在,胡镕博在普渡大學已經就讀一個月了。他告訴記者,大學里的一切都讓他感到新奇,完善的科研配套、優秀的師資和校友更是讓他充滿了求知的熱情,“這種感受是家里上網課所無法替代的。”但是對于疫情耽擱的一年留學生活,胡镕博也不覺得是浪費。“這段時光讓我沉淀下來,真正審視和思考自己所學的機器人專業。到美國后,我會認真學國際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好好研究一下美國的青少年機器人課程,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后希望能促進兩國青少年機器人教育方面的交流。”胡镕博說。

疫情,你欠我一個畢業典禮”

“計劃趕不上變化”。作為2021年的應屆畢業生,在新西蘭留學的劉宇仁(化名)深切感受到了這句話的意思。

劉宇仁告訴記者,他原本計劃是在2019年春假時回國過年,并沒有計劃在國內待很久,因此只帶了少量隨身行李,幾乎全部的家當都留在了新西蘭。誰知道疫情突如其來,他被迫“滯留”在國內,只能一邊通過網絡完成大四的學業,一邊“隔空”解決應付各種麻煩。“一些銀行賬戶、電話卡等業務都需要本人到場才能注銷,只能暫時擱置,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徹底解決。”劉宇仁無奈地說。

更讓劉宇仁遺憾的是,4年的大學生活因為疫情而畫了一個潦草的句號。“對我來說,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參加畢業典禮。”劉宇仁說,“同窗三年多,跟同學們都沒能好好告別就天各一方,甚至沒能在校園里好好拍些照片留念……”說著這些,劉宇仁十分悵然。

之前,在劉宇仁對自己的規劃中,未來3到5年的工作、生活重心都會放在新西蘭。“之前有一家新西蘭的跨國上市公司已經向我拋來了橄欖枝,我原本計劃在畢業后直接參加工作,同時繼續深造,結果疫情將一切美好的計劃都打亂了……”現在的劉宇仁在深圳的家中,邊實邊準備申請香港的研究生。他說:“我和家人商量過了,還是希望能繼續深造。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們都認為香港高校是個比較理想的選擇。地理位置離深圳,而且香港的高等教育水也很高。”

“我花了5萬元才回到國內”

在英國布萊頓大學學插畫專業的趙學海(化名)畢業于2020年2月,那時候疫情剛開始不久,有大量留學生滯留海外等待回國。“我畢業回國時正好趕上了機票最貴、航班最少、風險最高的時候。可是沒有辦法,當時眼看簽證就要到期了,畢業時把租住的房子也都退掉了。”最后,趙學海用了5萬元的高價,才“搶到”一張歸國機票,幾經輾轉回到中國。

留學生活結束得太狼狽,而趙學海更耿耿于懷的是,他的戀情也被疫情“斬斷”了。在英國留學期間,趙學海與留學生同學相戀,如果沒有疫情來“搗亂”,他們甚至計劃在畢業后步入婚姻殿堂。誰知道,他不得不回國,而還未完成學業的女友不得不留在英國,疫情圍困之下壓力重重的兩個人無法再給對方心靈的支持,距離讓兩顆心漸行漸遠……

回國后,趙學海也陷入了迷惘。一方面,他所學的藝術專業在國內面臨發展道路較窄的困境,另一方面,因疫情“回流”的留學生群體漸多,使得競爭也更加激烈。“因為疫情,我對未來的規劃和準備都不足,我的一些留學生朋友也或多或少地面臨著‘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困惑。”趙學海告訴記者,他現在就職于深圳一家藥業集團,從事市場開發的工作,“工作的內容跟所學專業關系不大,但我想還是得盡快轉換角色。也正是在這樣的工作中,我發現自己在商業、經濟方面的短板,很想繼續多學一些知識。也許過一段時間,我還會繼續選擇深造吧,不過應該不會再選擇出國留學了……” (記者 吳吉 劉子霖)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