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軒:元氣森林憑什么能成為資本寵兒?

發布時間:2021-11-19 16:26:29  |  來源:定焦財經  

年初剛剛完成第6輪融資的元氣森林,最近又一次因為融資成為業界的關注焦點。盡管消息還未被官方證實,但回首其創立至今的發展軌跡,不得不說,在消費者意識和渠道都被巨頭占據的飲料市場,通過商業創新和資本運作異軍突起的元氣森林,已然成為了業界融資的“新標桿”。

在競爭白熱化的飲品市場,元氣森林是如何成為資本寵兒?其融資模式和資金使用又能給同類企業帶來哪些思考?

本期,博得世紀董事長、博得創富董事長周志軒老師將聊一聊元氣森林融資后的資金使用,詳細解讀元氣森林這些年在資本市場的“生意經”。

圖片 2.png

快速出圈背后是滿滿的資本

元氣森林憑借“無糖”氣泡水的產品定位,在2017年(創立僅1年半)便獲得了挑戰者資本的天使輪融資。經過2018年A輪融資加強研發生產能力,2019年的B輪融資為企業市場推廣加碼后,元氣森林的產品一經推出,便獲得海量用戶喜愛,成為飲品界的爆品。

此后幾年,元氣森林每年都有融資進賬,包括紅杉中國在內的多家投資公司紛紛領投。至今已完成6輪融資。

圖片 1.png

在資本加持下,2020年雙十一,元氣森林以超2000萬瓶的銷量登頂天貓水飲類目第一,擊退長年霸榜的可口可樂。如果本次融資成行,元氣森林的投后估值將達到150億美元。

從網紅飲品到出圈后躋身行業第一梯隊,很多人將元氣森林的成功歸因于外部資本的持續注入,但實際上是它對資金的合理使用和市場布局形成了良性循環。

大建廠房反而更吸引資本?

獲得融資的網紅品牌有很多,但大多數品牌推崇“輕資產重運營”的運營邏輯,會將融資獲得的大部分資金用于市場投放和品牌推廣,或者團隊激勵,僅留少部分用于產業鏈建設。

相比下,不走尋常路的元氣森林近些年在加強品牌營銷的同時,更注重品質管控與產能建設。

這是因為元氣森林曾遭遇多起生產斷供事件。其中一家為國際巨頭代工的廠家,在沒有告知原因的情況下,直接切斷生產,并且只留了一個月轉移產能。

為了保障產品供應穩定,確保高品質,并為持續研發提供支持,2019年9月,元氣森林在拿到B輪融資半年之際,便在安徽滁州率先啟動生產基地建設,開啟“蓋廠”模式。2020年7月開始,元氣森林的自建工廠陸續落成。目前,已有3家工廠投產,產能達到30億瓶左右,加上正在建設中的兩家工廠,預計未來總產能將達到50億瓶。為建造這5家工廠,元氣森林花了大價錢,先后投入55億元。

從代工模式轉向自建工廠,元氣森林收獲的不僅是2020年近30億元的銷售額,更是12種新口味氣泡水的快速產品迭代。

周志軒老師認為,元氣森林動用大量資金建廠,一方面是為加大產品質量管控構建競爭壁壘,另一方面也是為加快產品更新迭代,通過持續的創新搶占和鞏固市場,吸引更多資本介入。

資本加持下的人才爭奪戰

在資本不斷融進過程中,元氣森林的雄心遠不止國內市場拓寬,為滿足市場擴張的需求,近兩年也加入了人才爭奪戰。

2020年底,元氣森林兩度引入高管,瑞幸咖啡前人力資源總監冉浩、今日頭條前高級副總裁柳甄先后加盟。前者是為做大新推出的咖啡拿鐵乳茶,后者則側重于海外業務拓展。

上場打仗不僅要經驗豐富的將軍,更要一支生力軍。為此,元氣森林在今年4月啟動了“元氣新生”海內外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匯聚年輕人才,以充分激發創新活力,逐步構建自己的人才梯隊和人才培養體系。

人才梯隊的建設需要資金加持,但人才帶來的效益提升,無疑也能進一步加快企業成長進程。元氣森林能在不到6年里,從一款網紅產品進入主流市場,與人力資源的持續注入不無關系。

總結元氣森林的成長史,周志軒老師認為,其成功得益于產品定位符合Z世代的消費價值觀,也離不開創始人的強大資本邏輯思維能力和獨到的市場拓展理念。

對大多數初創或成長型企業來說,元氣森林的“神話”或許難以復制,但它在融資規劃上的思路與落地實踐路徑,或多或少有一定借鑒意義。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結合自身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做適時的調整。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豫ICP備2020035879號-15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