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記者從白云區獲悉,該區結合市級目標任務,認真實施“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治風”十五條舉措,全力推進農村“五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實施“治房”,狠抓三項整治。白云區建立農房面積、閑置房屋及附屬圈舍體量三項臺賬,做好宅基地權籍調查,做好建房、管房、用房“三房”文章,狠抓農村“空心房”、“一戶多宅”、危舊房屋整治。目前,完成沙文鎮靛山村、牛場鄉瓦窯村村莊規劃方案編制,今年以來累計整治農村違法建筑172處,完成牛場鄉4259宗農村宅基地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外業權籍調查測量、數據處理建庫及檔案成果規范化處理與組織,農房風貌整治開工345戶。
實施“治水”,狠抓“三水”同治。該區堅持實施鞏固飲水安全、生活污水分類治理、黑臭水體生態治理措施,狠抓飲水、生活污水、黑臭水體“三水同治”,持續強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保障村民“同質同網同價”飲水安全穩定。目前,已完成艷山紅鎮高山村、劉莊村、尖坡村、擺攏村等村自來水管網提升改造實地踏勘;結合“治廁”工作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青山村黑臭水體治理正依托青山村污水治理項目進行整治,蓬萊村大壩組黑臭水體治理已完成。
實施“治垃圾”,狠抓三個關鍵。白云區聚焦實施垃圾農戶源頭干濕兩分類、村組保潔上門回收、村級集中分類處置,狠抓前端分類、中間環節和分類處理三個關鍵,目前,已建成麥架鎮、沙文鎮、牛場鄉、都拉鄉4個鄉鎮垃圾收集站并投用,共收集可回收物265.12公斤;完成9個村分揀間收集點建設工作,實現全區244個30戶以上自然村干垃圾收集點全覆蓋,貴州數字鄉村監測平臺正常運行率100%。
實施“治廁”,狠抓三個關口。該區“治廁”實施無害化建設標準、逐村首廁過關制和逐戶逐廁驗收制,狠抓技術關、驗收關、管護關三個關口,按照前端水沖、中端三格沉淀過濾、后端灰水生態治理污水接入處理設施的標準建立無害化衛生廁所。目前,開工建設989戶無害化衛生廁所,完工562戶,驗收316戶。同時,嚴格按照督辦制度,發出工作提示21次、整改通知10次、調度指導鄉鎮開展“治廁”工作28次,對治廁流程及技術規范開展逐鄉鎮培訓9次,對在建化糞池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實施“治風”,突出三會共治。白云區認真實施“治風”“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不辦”,堅決整治陳規陋習,突出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鄉賢參事會三會共治,建立糾風隊、勸導隊、宣傳隊和監督員“三隊一員”機制,清理濫辦酒席行為。目前,全區黨員和公職人員100%簽訂承諾書,全區97個村(社區)100%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紅白理事會,共勸阻辦理其他酒席56起、處理市級12345受理舉報的濫辦酒席線索5起,收到區級舉報電話11起,均已勸導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