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臺一系列行動方案和措施,助推跨境電商蓬勃發展、會展經濟加速回暖

發布時間:2023-08-21 15:06:39  |  來源:新民晚報  

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和會展經濟是培育商務經濟新動能、拓展商務高質量發展新路徑,也是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的重要任務。

7月2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系列市政府新聞發布會第八場,主題是“穩外貿 優環境 推動跨境電商和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介紹《上海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和《上海市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資料圖片)

上海跨境電商規模實現跨越發展

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表示,跨境電商是重要的外貿新業態,跨境電商的發展對上海的外貿發展格局帶來了新變化,成為外貿發展的新動能和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同時也是外貿提穩增質的重要新抓手。

上海是最早開展跨境電商試點的口岸城市之一。依托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全市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實現從百億級到千億級的規模躍升。今年1-6月,跨境電商進出口1419.6億元,同比增長84.0%。國際性跨境電商平臺、本土電商平臺、自建站加速發展,跨境電商相關物流、支付和運營等專業服務體系完備。全市企業累計建設海外倉超138個、建設面積達179萬平方米。

《上海市推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從五個方面提出18項重點工作任務。包括鼓勵跨境電商龍頭企業設立總部,支持優質跨境電商企業納入上海外貿重點企業,享受通關、稅務、外匯等便利化政策,給予相關信用保險保費支持;推進跨境電商郵路出口落地,按規定對跨境電商監管場所軟硬件投入等費用給予支持;探索建立校企實訓式跨境電商職業技能培訓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專業人才落戶等。

發揮浦東會展經濟示范引領功能

與此同時,上海也是世界主要會展城市之一,舉辦展會數量、展覽面積等指標居國內首位、躋身世界前列。市商務委副主任張國華介紹,今年以來,市區兩級政府持續出臺扶持政策,本市會展經濟呈現全面復蘇、快速增長態勢。上半年,本市主要展館共舉辦各類展覽及活動169個,舉辦總面積758.89萬平方米,辦展面積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八成以上水平。全年預計辦展規模將超過1600萬平方米,遠遠超過2020年和2021年全市辦展總面積。

《上海市推動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 打造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從高水平服務國家戰略、增強配置全球資源功能、構建會展經濟新生態、放大會展經濟綜合帶動效應、構建會展經濟營商環境高地五個方面提出20項措施。包括加快建設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吸引更多國際知名會展企業總部、組展機構落戶,推動國際性高端專業會議與高端品牌展會聯動發展;發揮浦東會展經濟示范引領功能,依托東方樞紐國際特定管理區建設,打造會展經濟新增長點等。

預計到2025年,上海會展配置全球資源能力進一步提升,上海會展經濟的全球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國際會展之都全面建成,全年展覽總面積達到2200萬平方米左右,國際展占展覽總面積的比重達到80%。

上海形成跨境電商良好生態

上海不僅有一批跨境電商平臺企業(如ebay、亞馬遜全球開店、wish等)和自建站企業,還有結算規模全國第一的跨境結算機構(如支付寶、銀聯電子支付、匯付天下),全球頭部物流企業DHL、UPS、FedEx中國總部,以及“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東方航空等本土快遞物流企業,形成了跨境電商平臺、電商企業、跨境買家和賣家以及配套服務商齊聚的良好生態。

依托上海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浦東跨境電商正呈現標準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上海在浦東機場設立了浦東國際機場貨運站、東航物流貨站等近20家跨境電商海關監管點,便利各類跨境電商企業快速進出口。同時,上海已累計認定了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松江、奉賢、青浦等綜合保稅區以及萬香國際創新港等16家跨境電商示范園區,成為全市跨境電商集聚發展的重要載體。

下一步,上海將緊緊圍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持續推進跨境電商發展。申衛華介紹,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實施“出海優品”行動計劃,二是加快數字化賦能跨境電商發展,三是持續推進跨境電商示范園區建設。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