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 創新模式防疫生產“兩不誤”

發布時間:2022-09-01 08:40:27  |  來源:華西都市報  

“歡迎回家,請做好個人防護。”8月31日,家住成都高新區南城都匯匯翠園的陳德明,出示“集郵卡”后,進入小區回家。“集郵卡”上的核酸貼,直觀記錄了他近日核酸采樣情況。

前一天,為高效配合疫情防控,該小區所在的石羊街道府盛社區推出“集郵卡”:居民“亮卡”可自由通行,既提高核酸檢測效率,又縮短現場等候時間,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成都本輪疫情仍處于快速上升階段,如何落實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建立全社會共同防控體系?近日,記者走訪了部分街道、居民和企事業單位。

創新模式

“登記碼+集郵卡”更好掌握居民核酸采樣情況

“早晚高峰時期,小區門口人比較多。”府盛社區黨委副書記譚丹介紹,居民進出要掃碼、亮核酸證明,大概需要15秒,有時網絡不好,時間更長,容易形成人員聚集。

為解決這個風險點,8月30日起,府盛社區內5個小區將“登記碼”和“集郵卡”相結合,線上、線下指導居民填報登記碼、在小區點位領取核酸檢測憑證卡:居民完成當日核酸采樣后,工作人員在居民憑證卡上粘貼核酸貼。居民通過集核酸貼,記錄近日核酸采樣情況。而志愿者通過此證查驗24小時核酸采樣記錄,以保證社區全體居民“應檢必檢”。“這樣,居民進出小區更方便快捷,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登記碼及時了解居民的核酸采樣情況。”相關負責人介紹。

截至8月31日零時,府盛社區共有14456人掃碼,發放“集郵卡”2萬余張。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更需要眾志成城、爭分奪秒。面對風險和困難,不少志愿者主動下沉社區,守護防線。

“快遞來了!”“馬上送!”成都本輪疫情發生后,成都市錦江區三圣街道出現13個中高風險區域,急需志愿者。

成都中院3名下沉黨員干部主動承擔錦江城市花園三期小區的快遞和外賣配送任務。記者了解到,有60余名來自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軌道交通公司等單位的志愿者駐扎該小區,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并及時應對突發情況。

最近,每隔兩天,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三瓦窯社區居民果大姐都會去家門口的市場買新鮮菜。她說,家里常住4人,疫情發生后,自己并沒有專門囤貨。“吃不了那么多,放久了,壞了更不好。”

益民菜市場東苑店店長蘭才瓊介紹,目前的每日物資庫存,較平時增加了30%—50%,并有專人監控銷售情況,及時補貨,保證貨品充足新鮮、價格平穩。

高效統籌

開啟“防疫泡泡”模式讓工業企業少停產、不停產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成都相關部門和單位做出諸多努力。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了解到,目前多家規上企業已全部開啟“防疫泡泡”模式。

“防疫泡泡”即閉環生產模式,可抵御疫情沖擊,推動工業企業少停產、不停產。

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在經歷短時間停產后開啟閉環生產模式。該公司總經理袁勇國介紹,目前有近30名員工在崗,保障關鍵部分的生產經營,“閉環管理模式的開啟,多虧了成都市相關部門的傾力幫助,接下來,企業將嚴格落實閉環管理措施,做到防疫生產‘兩不誤’。”

重兵合圍、高效統籌,還需要企業單位主動作為。在錦江區成龍大道沿線,70個集裝箱應急房投放在此,這些集裝箱被改造成核酸采集房、防疫人員休息區、移動廁所等,預計可容納600余人居住和辦公。

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集裝箱應急房都配有空調,可為核酸采集、防疫人員倒班休息提供場所。現場安裝的流程并不復雜,不會給小區居民造成干擾。在防疫任務結束后,這些集裝箱還可進行二次改造使用。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吳亞飛)

關鍵詞: 核酸檢測效率 創新模式 閉環生產模式 集裝箱應急房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