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消協受理投訴55萬余件 投訴解決率達81.52%

發布時間:2022-08-04 09:04:29  |  來源:北京日報  

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2022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51780件,同比增長5.71%,其中解決449786件,投訴解決率達81.52%,共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73863萬元。

投訴糾紛中,公共服務、食品安全問題仍然不容忽視,網購生鮮食品不新鮮、社區團購來源不明等問題被曝光。

網購生鮮以次充好

中消協投訴分析中曝出,部分網購生鮮食品不新鮮,商家用死魚、死蝦冒充活魚活蝦,用冷凍肉冒充新鮮肉,部分生鮮食品因快遞問題腐爛變質;部分進口食品無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無國內衛生許可證號;部分食品配料含禁止添加物,如在牛奶中添加丙二醇;部分銷售臨期食品無顯著提醒,經營者在未明確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將臨期食品與非臨期食品混合銷售;部分社區團購生鮮食品進貨渠道不明,質量堪憂,存在安全隱患;部分預制菜菜品標識不詳細,外賣、堂食中使用預制菜未告知。

中消協建議,食品相關經營者應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管理,特別在生鮮、進口食品方面,要杜絕違法添加、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違法行為;應建立臨期食品的檢查、盤點、整理制度,在做到顯著提示的前提下,將臨期食品集中展示銷售;相關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社區團購、預制菜等新業態研究,強化從業人員資質、進貨渠道管理、標簽標注等規定,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盡快完善臨期食品、進口食品的管理制度,加大對食品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

醫美機構夸大功效模糊定價

一些無良商家在利益驅使下,通過制造和販賣容貌焦慮,憑空制造需求“收割”消費者。中消協指出,部分商家為招攬客戶,先讓消費者免費體驗,然后誘導消費者購買其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常常因無法證實商家存在強制消費行為或欺詐行為,只能選擇吃“啞巴虧”。此外,部分商家還有虛假宣傳夸大功效、模糊定價違規收費、無相關資質違規營業等情況。

中消協建議,相關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從嚴懲治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消費者也應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確需接受醫療美容服務的,應認真考量醫美機構及從業人員的資質、信譽,充分了解相關風險,審慎作出決定。

預制消費套路多

美容美發、體育健身、教育培訓、兒童娛樂等各類服務業普遍都采用預付式消費。中消協指出,預制消費可能存在如下套路:辦卡手續不規范,商家故意不簽訂書面合同、不提供收費單據或發票;以“限時充值”“充值返利”為誘餌,吸引消費者高額充值,隨后跑路失聯惡意逃避債務;轉讓店鋪后,后續經營者不履行此前協議、不同意此前優惠承諾。

中消協建議,消費者要結合自身的經濟實力、消費頻次和消費習慣,謹慎選擇一次性支付大額、長期的預付卡。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盡量簽訂書面合同,并保管好經營者的宣傳資料以及自己的付款憑證和消費記錄等,便于在發生消費糾紛時有效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網絡游戲誘導充值消費

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網絡游戲投訴18075件,同比增長約22.26%。部分網絡游戲運營商夸大活動效果,如未經消費者同意,擅改游戲道具、服裝、武器等屬性參數,虛標道具、卡牌等的中獎概率等;部分未成年人進行高額充值消費,充值退費難;部分網絡游戲運營商在公告停服后,強迫玩家接受不合理補償措施,并聲稱將刪除玩家賬號、數據;部分消費者維權時易被多方輪番“踢皮球”。

中消協建議,網絡游戲運營商應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加強網絡游戲防止沉迷管理,有效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游戲停服應當依法提前公示,妥善處理消費者虛擬財產,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家長應當關注未成年子女的保護,履行相應的監護責任,對未成年子女網游時長、充值金額進行合理控制。(實習記者 胡子傲)

關鍵詞: 消協受理投訴 上半年消協受理投訴 中國消費者協會 網購生鮮以次充好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