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本市在金融統計數據、金融助企紓困、助力穩外資穩外貿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昨天下午,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外匯局北京外匯管理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披露,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北京地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均有提升。
貸款利率創統計以來新低
“我們把金融支持穩經濟大盤作為首要任務,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列出了一組數據:上半年,全市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7540.6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869.7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加11727.8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837.3億元,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金融監管部門近年來多次要求銀行機構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提高服務質效,北京地區落實情況如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在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精準導向作用下,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投放不斷強化。具體來看,6月末,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5.6%,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26.4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1.3%,比各項貸款的增速高12.1個百分點。普惠小微授信戶數為100.6萬戶,首次突破百萬戶,同比增長35.3%。
信貸結構更優的同時,北京地區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實現穩中有降,人民幣貸款利率創統計以來新低。6月份,北京轄區金融機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36%,比上年同期低50個基點。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52%,比上年同期低24個基點。
新增人民幣貸款創新高
“太高效了!一天時間銀行就完成了貸款審批,這筆錢對我們來說真是‘及時雨’!”看著公司賬戶近期打入了300萬元信用貸款,現金流重新盤活,一家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終于松了口氣。在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推出的“創信融”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助力下,6800余家中小微企業獲得精準支持,平臺運行一年多來發放純信用貸款68億元。面臨嚴峻復雜的疫情考驗,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攜手相關部門和轄內金融機構一道,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創信融”平臺只是助企紓困工作的一小部分。
“我們聚焦餐飲、文化、交通物流等受困行業,以及科創、綠色、民營小微等重點領域市場主體,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幫助紓困解難。”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半年,一場場線上和線下的政銀企對接活動,讓住宿餐飲、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融資難題立即得到有效解決。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支持轄內銀行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貨車司機,以及受疫情影響的個人辦理貸款延期金額超600億元,惠及近2萬戶市場主體。
經過各方共同努力,金融助企紓困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從貸款規模看,上半年,北京地區新增人民幣貸款7541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從貸款利率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均創有統計以來新低。通過引導貸款利率下行,上半年向實體經濟讓利204億元,超過去年全年規模。
拓寬企業跨境融資渠道
在助力首都穩外資穩外貿方面,北京深化對外開放,推動跨境投融資改革持續升級。2021年3月,在外匯局支持下,北京率先在全國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打通企業境內外多幣種融資通道,支持大型跨國公司在京設立全球或區域資金管理中心。
記者會上獲悉,試點以來,5家試點企業共辦理業務5000余筆,跨境收支總額超過280億美元,累計節約成本7600余萬元人民幣。近期,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試點將進一步擴大,支持北京總部經濟發展。
北京還提升資本項目收入使用便利度,推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線上化辦理,鼓勵銀行在資本項目部分業務場景中,支持企業以電子化材料替代原紙質申請材料,滿足了市場主體業務“網上辦”“遠程辦”的需求。線上化試點大幅提升了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單筆資金結匯支付時間壓縮至半小時左右。
此外,中關村示范區跨境融資便利化政策再升級,海淀園1000萬美元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范圍擴大到北京全域,北京地區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和“專精特新”企業可在不超過1000萬美元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新的政策將進一步拓寬企業跨境融資渠道,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本報記者 潘福達)
關鍵詞: 北京地區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 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貸款利率 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