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緩解預付費企業經營壓力,近日,石景山區發揮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和服務平臺作用,建立助企紓困“白名單”,設立5000萬元融資紓困資金池,幫助區內企業平穩健康運行。
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和服務平臺是2020年由石景山區委政法委牽頭打造的。平臺整合了政府、市場、社會、金融等多方力量,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建立了全行業預付資金浮動比例存管制度、新型保險險種、預付資金風險預警體系等,保障消費者權益,規范預付費市場經營秩序,目前監管各類企業已達840余家。
預付費企業多從事餐飲、教育、美容美發等行業,固定資產少、無抵押物,在向銀行和擔保公司融資時無法獲得較多的政策性支持。為幫助信用優質的預付費企業解決經營困難,石景山區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和服務平臺綜合企業消費者評價、12345投訴、經營信譽等情況,梳理出100余家信用良好的優質企業,建立助企紓困“白名單”;并聯合5家駐區銀行、擔保公司,設立了5000萬元預付費企業融資紓困資金池,專門為其設計推出短期、快速、小額、靈活的貸款產品。
同時,平臺還將“白名單”企業納入融資紓困直通車,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平臺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幫助更多企業獲得“首貸”。對經認定后的預付費企業實施金融政策“免申即享”,并給予最高50%貸款貼息;對餐飲、文化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擔保費率降低至0.5%,并給予最高免收3個月擔保費支持。
“多虧了這筆貸款,幫我們順利渡過了難關。”前些天,某音樂培訓機構負責人在石景山區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和服務平臺的幫助下申請到30萬元紓困資金,緩解了企業面臨的房租和人員工資等壓力,目前企業已經恢復正常運營。
此外,石景山區預付式消費信用監管和服務平臺還與陽光信保聯合設計推出了“預付式消費合同履約保證保險”互聯網險種。今后預付費企業可通過“一卡一保單”的形式為消費者預付費投保,最高可保障消費者預付費余額50%的權益,幫助預付費企業抵御經營風險,減少消費者后顧之憂。
石景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各行業主管部門將積極采取線上政策解讀、電話收集意見、上門服務等多種方式,主動對接企業需求和困難,確保紓困政策落地落實,實現精準幫扶。未來,在做好信用監管的同時,平臺將進一步發揮多方融合優勢,積極探索服務企業發展新途徑,助力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記者 孫云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