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涉及貸款被挪用于購房,10月來超10家銀行被罰,信貸領域問題仍是違規重災區

發布時間:2023-10-13 12:55:43  |  來源:含金量  

財聯社記者丨高萍


(資料圖)

根據Wind不完全統計,10月以來,已有超10家銀行被罰,貸前調查不到位、貸后管理不到位等仍是高頻違規問題,其中,多家銀行被罰涉及貸款被違規挪用于購房。

根據三季度銀行被罰情況來看,與前兩個季度相似,信貸領域問題仍然最為突出,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到位、貸前調查不審慎、貸后管理不盡職等問題仍是監管的主要類型。業內人士表示,信貸業務屬于商業銀行最為核心的業務,天然易產生違規操作和道德風險,在嚴監管之下,潛在問題與風險更容易被暴露出來,倒逼銀行對合規經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因貸款被挪用于房地產

10月來建行、農行等被罰

根據Wind統計,10月以來,已有11家銀行被罰,其中,多家銀行涉及貸款資金被挪用于購房。具體來看,10月1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淮安監管分局披露的信息顯示,因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被挪用于購房;貸前調查不到位,貸款發放后短期內即形成不良;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資金未按約定用途使用等違法違規行為,建設銀行淮安分行被罰95萬元。這一處罰額也成為10月以來銀行最大罰單。

另外,10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遼源監管分局公布的罰單顯示,農業銀行東豐縣支行被罰55萬元,源于個人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10月7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衢州監管分局披露對于浙江常山農村商業銀行的罰單,因貸款“三查”不到位,部分信貸資金被挪用于購房,該行被罰30萬元。

除因信貸資金被挪用于購房被罰,也有銀行因按揭貸款相關業務領罰單。10月1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黑龍江監管局信息顯示,招商銀行哈爾濱愛建支行因對個人住房按揭借款人還款能力評估不審慎,個人住房貸款月還貸支出與收入比超監管規定行為,被罰款30萬元。

信貸領域問題仍然突出。如,10月8日披露的信息顯示,哈爾濱銀行成都成華支行被罰30萬元,主要違法違規事實為辦理個人經營性貸款業務中貸款審查不盡職、貸后管理未及時跟進貸款用途。

博通咨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表示,不少銀行在貸款管理以及資金流向控制等方面都存在缺陷,銀行機構亟需完善事中和事后監控,更多利用技術和制度手段進行監控,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合規意識。

針對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問題,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認為,制度方面需增加長效機制。當前,房地產供需形勢已發生重大變化,房價從上行周期進入下行周期,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房地產的造富效應都大幅減弱,產業政策層面對于地產企業的融資限制也逐步放松,信貸資金違規流入地產領域的現象有望大幅減少。

三季度銀行合計被罰超6億元

貸前調查不審慎、貸后管理不盡職等仍是主要類型

實際上,監管對貸款被挪用等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重拳出擊。今年2月,原銀保監會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中國銀行、民生銀行、渤海銀行、建設銀行、渣打銀行(中國)等五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合計罰沒38789.96萬元。從被罰原因來看,涉及貸款資金被挪用、理財業務投資運作不合規等違法違規行為。

薛洪言介紹,根據公開數據統計,第三季度銀行合計被罰6.67億元。從處罰原因來看,信貸領域問題仍然最為突出。“從營收結構和利潤占比看,信貸業務屬于商業銀行最為核心的業務,且信貸業務流程長、環節多,信貸資源又是稀缺資源,天然易產生違規操作和道德風險,一直以來都是銀行業合規審查的重災區。”薛洪言解釋稱。

就處罰緣由來看,銀行三季度罰單與前兩個季度頗為相似,貸款“三查”制度執行不到位、貸前調查不審慎、貸后管理不盡職等問題仍是監管的主要類型。業內人士表示,從罰單來看,監管對違規行為持續保持嚴監管,監管處罰的根本目是為了對發現的問題整改落實,震懾潛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對于金融機構而言,要堅持依法合規經營,持續提升風險合規管理水平。

“在嚴監管之下,潛在問題與風險更容易被暴露出來,倒逼銀行對合規經營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薛洪言補充道。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