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持牌消金上半年凈利潤1.12億元,同比增長30%

發布時間:2023-08-28 18:59:25  |  來源:消金界  

近日,廣匯汽車(600297.SH)公布的2023年半年報中,披露了參股公司長銀消金的業績。作為2016年成立的西北首家消費金融公司,長銀消金上半年的凈利潤并不算出色。

消金界注意到,其不斷攀升的不良率,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公司的盈利水平,此外,長銀消金對大股東長安銀行所貢獻的利息收入也呈逐年下降趨勢。

數據顯示,2022年,長銀消金核銷貸款7.62億元;2020年-2022年,長銀消金支付的渠道服務費分別為9.19億元、8.22億元和6.25億元。


【資料圖】

值得關注的是,長銀消金提出了“30%自營業務”的戰略目標。作為銀行系的持牌機構,這一目標并不高。

01

2022年核銷貸款7.62億元

日前,廣匯汽車公布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對聯營企業陜西長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銀消金”)權益法確認下的投資損益0.280億元。按照其子公司匯通新誠持有長銀消金25%的股權推算,長銀消金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12億元,相較于2022年上半年的0.86億元,同比增長30.23%。

公開信息顯示,長銀消費金融由長安銀行控股并聯合匯通信誠租賃有限公司、北京意德辰翔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三者分別持股分別持股51%、25%和24%,是全國第十六家、西北首家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總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注冊資本金10.5億元。

在融資渠道上,相比頭部機構,長銀消金融資渠道有限,其負債來源主要為金融機構拆入資金,2022年末拆入資金占總負債比重的94.99%。

此外,公司正積極拓寬其他融資渠道。今年4月27日,長銀消金2023年首期信貸資產收益權流轉項目在銀登中心成功發行,總規模5.06億元;此前公司還發布招標公告,計劃擴充三家資產證券化合作信托機構。

在財務表現上,此前大股東長安銀行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末至2022年末,長銀消金發放貸款及墊款余額分別為133.97億元、136.70億元和183.20億元;營業利潤分別為4.30億元、1.34億元和3.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3億元、2.24億元和2.31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長銀消金的不良資產規模和減值損失計提規模有增長趨勢。從貸款逾期情況看,2021年至2022年,長銀消金逾期90天以上貸款規模分別為4.33億元和4.04億元,占總貸款比重分別為3.17%和2.21%。

截至2020年末至2022年末及2023年3月末,長銀消金的關注類資產比例分別為1.52%、1.86%、1.74%和1.32%,不良率分別為1.62%、1.82%、1.93%和1.89%。

可以看到,2021年以來,長銀消金不良率有所上升,關注類貸款比例有所波動。而在貸款核銷方面,2022年,長銀消金核銷貸款7.62億元,核銷力度進一步加大。

02

貢獻母行利息收入的20%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度,長安銀行以4370億元的資產規模、88.06億元的營業收入,在13家西北城商行中排名第1名。

然而在這背后,受消金子公司不良攀升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其盈利水平,長銀消金所貢獻的利息收入也逐年下降。

從收入結構來看,利息凈收入是長安銀行營業收入的最主要來源,且其規模及占比呈增長態勢。

2020年至2022年,該行利息凈收入分別為70.25億元、83.05億元和87.78億元,占比分別為88.80%、100.61%和99.68%。其中長銀消金利息凈收入分別為20.73億元、18.02億元,17.95億元,在母行利息凈收入中分別占比29.51%、21.70%、20.45%。

長安銀行也提到,從合并口徑來看,受到子公司長銀消金擴展業務所支付的渠道服務費規模較大影響,近年來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持續為負。

2020年至2022年,母公司口徑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分別為5.60億元、2.46億元和2.97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8.38%、3.43%和3.95%,占比和規模均呈下降趨勢。

從中可以看到,2020年至2022年,長銀消金分別支付手續費和傭金9.19億元、8.22億元和6.25億元。

2022年,長安銀行提出要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2025年末資產總額達到6000億元的目標。

對于被寄予厚望的消金公司來說,長銀消金也提出了“自營業務占比有望達到30%”的戰略目標。

長銀消金近年來自主投放業務呈上升趨勢,這是在轉型自營方面做出的努力。但目前來看,想要實現自營占比30%的戰略目標,并不容易。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