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云上咸安報道 傍晚時分,走進雙溪橋鎮雙溪村上屋周,只見寬闊平整的道路兩旁是郁郁蔥蔥的樹木,干凈整潔的廣場上老人們坐著閑聊,在夕陽的映照下,墻面的彩繪熠熠生輝,映照出這座村灣的宜居和美。
談起村灣的變化,村民周大春頗有感觸,“這一切的變化都得益于村里開展的屋場會,會上大家的暢想,都慢慢變成了現實。”自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來,雙溪村通過多次召開屋場會,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動員組織群眾力量,讓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在屋場會上,群眾建言獻策,你一言我一語,上屋周的未來規劃藍圖在大家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上屋周原本的村間小路,修建時間較早,路面破損嚴重,村民頗有怨言。借助此次共同締造活動,村民們提出關于修路的建議。經過多方征求意見,最終達成一致,村民自籌資金13萬元,自己動手,修建出一條1公里的通組公路。
“我們年紀大的,忙完農活,到了晚上也想有個地方散散步,休閑一下……”就是屋場會上這么一句話,群眾將關注點再一次集中到村內文化設施建設方面,于是大家紛紛積極響應。鄉賢周吉林主動提供了修建文化廣場所需的樹苗和砂石等一系列材料,其他村民則自發組成“施工隊”,一起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村民們表示共同締造不僅讓村里的環境有了改善,也讓大家的生活豐富了起來。下一步,雙溪村將繼續利用屋場會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鼓勵群眾共同為雙溪村的建設“景”上添花。
(特約記者:劉會豪 通訊員:萬舟穎 編輯:董盈 責編:聶國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