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翠鳥資本
(資料圖片)
日前,金科股份(000656.SZ)披露年報,2022年金科股份實現營業收入548.62億元,全口徑銷售額681億元,全年壓降有息負債規模超116.85億元。
這一系列數字看似充滿樂觀信號。
然而,年報中有不少悲觀數字,諸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3.92億元;房地產銷售及運營營收490億元,同比減少52.66%,毛利率同比下降11.08個百分點等。
圍繞金科股份,最關鍵的財務指標就是資產負債率,已經高達87.02%,這個比率遠高于眾多同業公司,潛在的風險正在放大還是有可能縮小?
矛盾數字的背后,金科股份已經淪為一只低價股。在2022年公司股價暴跌57%的背景下,2023年截至目前,又下跌了25%。
負債難題“懸而未決”
金科股份年報披露,2022年末該公司的有息負債規模已下降至689.25億元,較2020年6月末最高峰值壓降規模400億元。
換言之,這家房企公司退出了負債“千億俱樂部”。
然而,仍有諸多問題懸而未決。
我們來看下該公司負債的具體情況。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金科股份的貨幣資金賬面余額為119.58億元,相關負債中,短期借款72.18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393.55億元,其他應付款拆借款57.32億元,長期借款及應付債券223.52億元。
從上圖可以看到,貨幣資金的比重環比減少3.79%,主要系償還負債所致。
年報坦誠說道,公司可用于償還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的貨幣資金嚴重不足,資金流動性困難,截至2022年年末累計未能如期償還有息債務金額合計180.33億元(不含利息),債權人有權按照融資協議要求公司償還的相關負債。
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截至2022年末,金科股份總資產達到2995.36億元,同比減少19.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124.5億元,同比減少64.19%。
值得注意的是:金科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87.02%,比上一年末增加了近8個百分點。此外,公司流動比率為84.21%,同比減少36.29%;速動比率28.28%,同比減少24.02%。
據同花順,2022年A股住宅開發行業總計85家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的行業中值是73.52%,金科股份在業內居于第69位(由低到高)。
到了2023年一季度末,情況并非實質性改善,金科股份資產負債率微降至86.99%。
另據了解,2022年末金科股份累計完成304.95億元有息負債的期限調整工作,其中包括公開市場債務融資12筆,涉及本金117.95億元。自2023年1月1日-2023年4月27日,金科股份新簽訂展期協議的有息負債合同金額為133.2億元。
通常而言,房地產開發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相關開發項目具有投資周期較長、投資規模較大特點,債務融資受到政經環境的影響,在全球緊縮的大背景下容易出現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問題。
離場
金科股份最新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新增“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過持股數量僅為4552萬股,持股占比0.85%。
而同時期,離岸資金的大本營——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季度環比減持比例高達69.51%,持股比例從5.84%降為1.78%,已從公司第三大股東變為第八大股東。
在2022年報中位列第一大股東的廣東弘敏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同樣也是大幅減持,一季報中顯示的減持比例為67%,持股比例從9%降為2.98%,已變成第三大股東,目前黃紅云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截至2023年5月5日,金科股份近一年股價跌幅高達69%,主力資金離場的架勢明顯。
目前,金科股份股價跌破1.5元/股,成為低價股陣營的代表公司。
金科股份的“求生之路”是A股房企公司的縮影,最終能不能向陽而生還需時間證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