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獨角獸挖掘機
隨著優化防疫新十條發布,三年抗疫迎來了里程碑的一刻,回歸正常生活也離我們越來越近。
當國家在出臺各種政策應對優化后可能的疫情反彈,專家在普及奧密克戎越來越弱的病毒特征,媒體在宣傳各種防疫常識……各方都在努力緩解大眾焦慮時,水滴公司旗下的水滴保卻從中發現了營銷的商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緊急通知,新冠防疫保障,確診即賠付,今日19點下架……”12月9日下午,挖哥收到了一條水滴保的短信。一開始是懷疑的,因為這類詐騙短信太多了,另外國家政策對新冠一直是免費治療的,也不需要花錢啊。
抱著好奇心理,順著短信鏈接點進去后,挖哥發現這就是一款疑似永安保險的醫療險,保費是每月52.6元。宣傳詞還是挺誘人的:“最高報銷600萬醫療費,覆蓋所有普通疾病,意外損傷,還全面覆蓋120種重大疾病。”
客戶告知書落款為水滴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也就是說,水滴保是一個中介角色,前面的那條短信就是為了營銷保險公司的醫療險,但這個險跟新冠防疫沒任何關系。
在退出頁面后,挖哥很快接到了水滴保的銷售電話。
對方稱是看見挖哥瀏覽過水滴保的服務信息,來確認一下保障計劃。據她介紹,這些營銷短信都是系統統一發送的。
問:這個保險跟新冠防疫并沒有直接關系?
對方并沒有反駁,只是開始熟練介紹起業務,稱如果因為新冠產生合理費用,在二級或二級以上的公立醫院,也就說縣級以上的醫院就可以理賠。但是你要居家了,那就不能理賠了。
問:國家對于新冠,都是免費看的啊?
答:如果涉及一些其他問題,比如比較嚴重的話,咱們這個不就是得理賠了嗎?
問:國家對于重癥也是免費看,地壇醫院就收治了很多重癥患者。
答:如果后續國家需要咱們自付承擔一部分費用的話,不就一樣的了嗎?
整個電話過程中,水滴保銷售罔顧當前防疫政策,一邊販賣焦慮,一邊兜售保險。
水滴這種打擦邊球,過度營銷并非首次。
去年3月,水滴保、輕松保等互聯網平臺“首月1元”的保險數字玩法被《中國消費報》點名涉及虛假宣傳、過度營銷。
當年8月,銀保監會發文件通知,啟動互聯網保險亂象專項整治工作,責令所有機構限期整改。
重點整治的問題就包括銷售誤導。包括在互聯網宣傳和銷售保險過程中,對保險產品做不實宣傳,關鍵信息描述與合同條款約定不符;為吸引消費者購買,故意使用誤導性詞語,混淆和模糊保險責任,導致消費者不能正確理解產品功能和特點;片面或者夸大宣傳保險責任,混淆保險產品與其他理財產品的界限等現象。
水滴保這波蹭“疫情保障”營銷既秀了下線,也在觸碰監管紅線。
根據公開信息,水滴保是水滴旗下平臺,水滴公司創立于2016年,創始人為美團外賣的聯合創始人沈鵬。2021年5月7日,水滴公司在紐交所掛牌上市。
目前,水滴公司旗下主要包括通過水滴籌、水滴保、翼帆醫藥等業務板塊。從營業收入來看,水滴保收入是水滴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最新三季報顯示,水滴公司營業收入7.72億元,其中保險相關收入為6.9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