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云上咸安報道“村干部務實為民,辦事高效,我們很滿意。”提起村干部為村民送水一事,咸安區大幕鄉雙垅村莊屋羅片村民陳細英贊不絕口。
莊屋羅片位于大幕鄉白云山腳下,地勢較高,一直飲用山泉水。今年氣候異常,久旱無雨,導致臨時缺水,村民生活生產用水困難。村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第一時間商討解決辦法,并積極與幫扶單位武警湖北總隊溝通協調,不到一周時間就爭取援助水車一臺。
“今年7至11月,我們共為莊屋羅片村民送水400多趟,解決了600余戶1000余人飲水問題。”雙垅村黨支部書記邱明介紹,距離取水點較遠,村民需求量大,村里實行計劃送水,少數村民臨時急用水,村干部就利用晚上休息時間送水。
群眾是否滿意是黨員干部作風的“試金石”。作為咸安區第一批清廉村居聯系點,大幕鄉雙垅村始終堅持把清廉村居建設貫穿“一下三民”實踐活動、“共同締造”活動始終,通過全面審視思想、作風、工作等方面突出問題,黨員干部作風不斷得到改善,他們主動深入群眾、服務群眾,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心貼心為群眾辦實事。
如何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大幕鄉雙垅村嚴格村務公開,通過村級公示欄,及時公開黨支部決議執行、惠民利民政策落實、村級財務收支、村務辦理情況等事項,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積極探索黨員群眾參與村務監督制度,通過民主推薦,選聘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黨員群眾代表,定期查看村組工作落實情況,廣泛傾聽民情民意,并重點圍繞農村“三資”、“三務”公開、鄉村振興、工程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開展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向鄉紀委報告或向村反饋。
“擋土墻基礎淤泥過深,超出原有設計。”群眾代表羅光賢在雙垅村村灣整治及河道清理工程檢查時發現問題,并及時向村里反映。證實反映問題屬實后,村里積極與施工方進行溝通協商,要求施工方變更設計,及時有效地化解了工程質量潛在的風險。據統計,今年來該村黨員群眾代表向鄉紀委、村報告或反饋問題30余條,推動解決問題20余個。
廉風常相伴,潤物細無聲。大幕鄉雙垅村還深挖本地的“竹”廉文化,因地制宜,在鄒谷陽文化廣場、村委會門前廣場、竹產業園、老石橋街等地,采用簸箕、斗笠、扁擔或彩繪等展現形式,向黨員干部群眾傳播清廉“好聲音”,擦亮本地特色文化品牌。依托“楠竹風采林”(軍民“廉”心林),組織群眾開展屋場會、紀法宣傳、家風家教家訓等活動,讓清廉之風吹進千家萬戶,浸潤人心。
“建設清廉村居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更為鄉村振興引入強大引擎。”邱明表示,下一步將堅持以深化清廉村居建設為主線,以群眾滿意作為根本標準,持續推動黨風政風民風社風轉變,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氛圍,為鄉村振興添色增彩。
(特約記者:毛本波 通訊員:吳杜娟 編輯:方焱 責編:余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