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我一共準備了6個提案,涉及民營企業優惠政策落實、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公共衛生治理、加大‘新基建’投資布局、扶持文旅產業發展、加快推動天基低軌衛星通信網絡建設等方面。”5月19日,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傅軍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提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18年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強調,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又正式印發了《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從市場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等七個方面,提出了破除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完善推動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制度框架。應該說,《意見》極具含金量,讓廣大民營企業備受鼓舞。
傅軍指出,由于在貫徹落實《意見》過程中缺乏執行細則和有效監管,很多地方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沒有把中央的政策紅利真正轉化為惠及企業的具體行動,目前民營企業仍面臨著諸如市場準入不平等、融資難等突出問題。
傅軍在提案中建議,民營企業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逐漸發展起來的,作為國有經濟的有效補充以及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地方經濟以及解決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民營企業并不懼怕市場競爭,需要的是公平競爭的機會和舞臺。民營企業家期待在《意見》指導下,相關政策和細則能及時出臺、加快落地,讓民企改革發展機遇更廣、后勁更足。為此,建議高度重視對民營企業優惠政策的落實,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推動民營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各地各部門要盡快研究具體辦法,制定配套措施,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同時還要加強對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落實情況的跟蹤問效,對政策落實效果實時評估,在不斷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深化改革,讓《意見》的各項措施能真正取得實效、發揮作用。
發展文旅產業,是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有效途徑。文旅產業屬于重資產,投資規模大、投資周期長、回報見效慢。尤其是2020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于旅游景區、主題公園、酒店、餐飲、演藝、博物館等人群聚集性產業,造成了嚴重打擊。
傅軍在提案中表示,為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預期目標,建議國家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扶持力度。首先,應該設立國家政策性專門機構,幫扶文旅產業應對疫情影響。其次,提升文旅產業的金融服務質量,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積極推進文旅與金融合作的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對文旅企業設立地方金融專項債,改變目前金融政策傾向于國有和中小微文旅企業的現狀,加大對大型民營文旅企業的金融支持。再次,在文旅產業疫情防控常態化、消費需求品質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及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保障文旅行業有業可就,文旅企業不裁員、不減薪,并為迎接疫情過后文旅產業的反彈提供支持。最后,進一步為文旅企業減負。例如,可以針對投資大,尚處于培育期的大型文旅項目(含民營文旅項目),在融資、稅收、社保、能耗價格等方面給予培育期專項扶持。對文旅產業分業態、分產品,制定稅惠政策,切實幫助文旅企業減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