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運用金融科技力量確保資金流向的正當性、精準性

發布時間:2020-05-12 09:40:08  |  來源:經濟參考報  

銀保監會日前發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明確,單戶用于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貸款資金不得用于購房及償還住房抵押貸款,股票、債券、期貨、金融衍生產品和資產管理產品等投資。有網民認為,新的暫行辦法有助于補齊互聯網貸款業務相關制度短板,促進行業規范發展。未來監管要更多運用金融科技力量,確保資金流向的正當性、精準性。

一些網民表示,針對近年互聯網貸款野蠻生長過程中的亂象,有必要盡快補齊政策短板,防堵諸多漏洞。作為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基本法”,這一暫行辦法將正式確立互聯網貸款的地位,為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發展提供政策依據,有助于互聯網貸款業務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

“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單戶用于消費的上限設定為20萬元,反映了監管正努力在促進居民消費和控制貸款用途之間取得平衡。”網民“薛洪言”表示,這既能滿足各方對消費貸款的訴求,又能有效降低消費貸款資金流入股市樓市的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居民杠桿率的增速,可謂一舉多得。

有網民表示,對銀行而言,信貸資金流向用途監控始終是個難題。建議進一步發揮金融科技作用,嚴格追蹤貸款流向,將虛構貸款用途、挪用信貸資金的行為納入征信系統,提高借款人違規成本,從源頭上遏制互聯網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關鍵詞: 金融科技 資金流向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