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油價暴跌令產業鏈上下游承壓幾何

發布時間:2020-04-27 08:27:32  |  來源: 新華網  

近日,油價暴跌的陰霾再次籠罩全球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原油產業鏈上下游均因油價“跌跌不休”而持續承壓,從開采、儲存到運輸,市場彌漫著對能源行業前景的焦慮。

在全球石油需求萎靡、庫存高企、儲油能力不足及市場投機行為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20日出現暴跌,一路擊穿地板,歷史上首次跌至負值。

油價暴跌后,原油的運輸、儲存成本已高于原油本身價格。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期貨交割地庫欣地區原油庫存已經增加1500萬桶,該地區儲油設施利用率已達70%左右,預計未來幾周到達上限。

隨著全球各地的儲油設施被填滿,海上浮式儲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全球航運業巨頭克拉克森普拉托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披露,儲存在海上的石油已增至近2.5億桶,每周有5000萬桶原油進入庫存。

分析人士指出,需求不振而供應未減,大量多余原油只能進入儲油設施,眼看著儲油空間接近飽和,手持原油的交易商無利可圖,還可能產生額外收儲成本。

位于產業鏈上游的勘探開采同樣在重創中忍痛前行。石油開采成本中,大部分成本是開采前的勘探費用、鉆井設備購買和租賃費用等。

市場人士表示,傳統的原油生產行業無法停產,因為停止和重啟油井并不容易,關閉一口油井成本高昂,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損壞,所以部分產地出于技術原因不能關閉油井,原油生產不得不繼續進行。

國際油價下跌對石油凈進口國有利有弊,總體上利大于弊。特別是對于產業鏈中下游行業企業,低油價意味著生產資料成本降低,石油煉化產品價格隨之下降,利潤空間增加。以石油為原料的塑料、橡膠、化纖等下游產業成本降低,有助于提升市場競爭力。

然而,下游產業要面對的棘手問題是運力不足、運費飆升。目前市場上能夠利用的大型油輪工作量滿額運轉,運力稀缺導致運費飆升。

埃及阿拉伯科學技術與海運學院經濟學教授卡里姆·烏姆達說:“原油需求罕見一路下瀉,油庫臨近飽和,油輪被困在海上,無處可卸。”

英國德魯里航運咨詢有限公司預計,閑置的陸上儲油能力可能于二季度耗盡,進而將推高對浮式存儲的需求。浮式存儲增加會進一步擠壓油輪運力,導致運價進一步飆升。飆升的運費將直接“吃掉”原油購入折扣,還將吞噬下游產業的降成本效用。(閆婧)

關鍵詞: 油價暴跌 產業鏈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