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廣東相繼出臺支持科創企業政策,科創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寬。與此同時,多機構創新知識產權質押等產品,擴大信貸規模,銀行、風投等新一輪資金涌入科創產業。業內人士表示,這些舉措有助于發揮資本市場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競爭力的支持功能。而針對目前存在的直接融資門檻高等問題,專家建議,金融機構可利用投貸聯動業務、擴大信貸支持、建立或參與產業投資基金等推動科創產業結構升級。
4月13日,《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文發布,《條例》表示,將支持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金融服務,加大科技型企業培育力度,鼓勵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廣東省科技創新專板也于近日開板。專家指出,此舉能夠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競爭力的支持功能,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推出知識產權質押、預期收益質押等符合科創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為受疫情影響的中小科創企業提供短期現金流支撐和長期資金發展需求。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2月,浙江省共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20.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