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原油減產協議有助于改善市場心理

發布時間:2020-04-14 07:58:37  |  來源: 新華網  

經過多日談判,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與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終于在12日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減產力度不足以扭轉當前原油供應嚴重過剩的局面,但達成協議有助于改善市場心理,從長遠看有利于原油市場實現供需平衡。

根據歐佩克發表的聲明,今年5月至6月的減產規模為日均970萬桶,7月至年底為日均770萬桶,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為日均580萬桶。

9日,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初步達成協議,計劃在今年5月至6月日均減產1000萬桶。由于墨西哥反對為其分配的減產額度,當天未能達成最終協議。

歐佩克秘書長穆罕默德·巴爾金多12日在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部長級視頻會議上致辭時警告,如果不能在13日市場開始交易前敲定協議,市場將做出負面反應,并陷入無法控制的混亂。

令市場欣慰的是,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產油國終于克服分歧,這一歷史性減產協議免于夭折。根據協議,墨西哥的減產額度為每天10萬桶,而不是此前建議的每天40萬桶。

協議達成后,國際油價一度顯著上漲。截至北京時間13日上午10點左右,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漲幅為5.36%;6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漲幅為4.45%。不過,油價隨后明顯回落。

分析人士認為,對能源產業和國際原油市場來說,減產有一定的穩定作用。但由于新冠疫情沖擊全球經濟,造成汽油、柴油和航油等相關石油產品需求銳減,盡管減產協議具有歷史性意義,減產規模仍顯不足。

雷斯塔能源公司分析部門負責人馬格努斯·尼斯溫表示,該協議對能源行業和全球經濟至少是“短暫的寬慰”,盡管減產規模小于市場所需,但“避免了最壞的情況”。

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負責宏觀石油市場研究的副總裁安-路易斯·希特爾認為,協議將給市場供需基本面帶來顯著和迅速的影響。

花旗銀行全球大宗商品負責人埃德·莫爾斯說,史無前例的減產將在下半年產生顯著影響,預計今年年底油價將升至每桶45美元左右。

不過,美國“重新投資”資本管理公司創始合伙人約翰·基爾達夫認為,即便減產,市場情況仍對油氣企業不利,近期尤其如此。他預計,隨著全球原油庫存增加,油價很可能繼續走低,今后幾周油價可能再度下探每桶20美元。

對此,希特爾預計,下半年石油庫存將下降,從而顯著提升油價。他說,盡管美國、歐洲等地區大規模停業停工導致石油需求下降,但應注意到中國的石油需求正在反彈。(記者劉亞南參與記者:宿亮)

關鍵詞: 歷史性原油減產協議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