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通道、控地產”以外,“逐步壓降融資類信托”正成為信托監管的新目標。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多家信托公司接連收到相關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 ”,要求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征的信托融資業務,并制定融資類信托壓縮計劃。
記者了解到,近日各地銀保監局向轄區信托公司傳達2020年信托監管要求,主要包括:繼續壓降信托通道業務,按照資管新規過渡期整改要求,制定年度“去通道、去嵌套”整改計劃;持續整治影子銀行亂象,要堅決清理非標資金池,持續壓縮具有影子銀行特征的信托融資業務,制定融資類信托壓縮計劃;繼續大力加強房地產信托業務管控,原則上2020年各信托公司房地產信托資產余額不得高于2019年末存量規模。
據悉,監管部門已對2020年的壓降規模有初步計劃,具有影子銀行特征的融資類信托業務將壓降近萬億。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信托業未來肯定要逐步壓縮融資類信托業務規模,推動信托公司培育發展財富管理信托、服務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本源業務。
隨著金融領域監管加強和“開前門、堵后門”的穩杠桿政策持續,自2017年以來,信托行業先后經歷多次強監管政策“洗禮”。用益信托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止,3月份68家信托公司共發行了1803款集合信托產品,共募資1720.9億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的2070款2632.4億元的規模,募資金額下降了24.6%。
“集合信托產品的資金募集再次處于一個下行的通道中。”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表示,在優質基礎資產稀缺且違約風險上行使得信托公司展業和投資者選擇更加謹慎的同時,集合信托產品收益下行一定程度上也會使產品吸引力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