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眾消費的重心從娛樂變成了剛需,可以不買衣服,可以不出行,可以住在家里,于是“衣住行”成為了弱消費,而“食”成了強消費重心。但由于外賣和生鮮的販賣點都減少了,大部分人群選擇自己做飯,所以消費金額也不會很高。而為了防治疫情,避免病毒傳播感染。口罩、酒精、消毒水、防護服等醫療用品成為了最常消費的類型
融360|簡普科技《維度》調查發現,疫情期間大眾最常進行的消費類型為醫療、食品、生活用品以及線上娛樂、教育輔導。受疫情影響,各地口罩、消毒水等醫療產品一度脫銷,在調查中有高達70.55%的受訪者表示,醫療用品是其最常消費的物品;在做好防控少出門的號召下,大眾對食品消費的關注度提升,僅次于醫療用品消費,66.67%的受訪者表示最常消費的是食品。
影音、游戲等線上娛樂項目成為人們打發時間的重要方式,相關消費也水漲船高,30.1%的受訪者表示增加了線上娛樂消費。尤其是80后、90后等年輕群體,消費熱情最高。
有意思的是,在線上娛樂消費方面,男性的消費意愿高于女性。融360|簡普科技《維度》調查發現,36.43%的男性受訪者表示進行了線上娛樂消費,高于女性的24.85%。
不同地區的消費習慣存在差異,在線上娛樂消費方面,西北、東北、西南地區的熱情高于其他地區,進行線上娛樂消費的受訪者比例均超過四成。
融360|簡普科技《維度》調查發現,課程輔導、興趣培養等教育類消費方面,80后、70后群體的求知欲高于其他群體,尤其是70后,超三成受訪者表示進行了該類型消費。
自打疫情以來,人們出行次數減少,上課也紛紛改成了網課的形式。而居家中,游戲和直播就成了很多人的消遣方式,在消費中占的比例自然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