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布《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交通強國藍圖繪多行業迎利好

發布時間:2020-03-20 11:02:26  |  來源:證券時報  

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綱要》提出,要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實現3萬噸級重載列車、時速250公里級高速輪軌貨運列車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研發,強化大中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極地航行船舶、智能船舶、新能源船舶等自主設計建造能力。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劉蘭程指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重要的服務性行業。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多節點、全覆蓋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初步形成,我國需由“交通大國”逐步向“交通強國”邁進。

劉蘭程指出,《綱要》制定了未來的交通藍圖,資本市場方面或有表現,主要圍繞綠色交通、消費交通兩條主線,物流、航空、機場、高速公路子行業利好;同時受民生關注的環保因素,促進加快發展綠色交通,鐵路子行業確保中長期政策利好。

《綱要》制定了發展目標,即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干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城市交通擁堵基本緩解。

具體來看,《綱要》提出要加強新型載運工具研發。實現3萬噸級重載列車、時速250公里級高速輪軌貨運列車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加強智能汽車、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研發,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強化大中型郵輪、大型液化天然氣船、極地航行船舶、智能船舶、新能源船舶等自主設計建造能力;在大型民用飛機、重型直升機、通用航空器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同時,加強特種裝備研發,推進隧道工程、整跨吊運安裝設備等工程機械裝備研發,研發水下機器人、深潛水裝備、大型溢油回收船、大型深遠海多功能救助船等新型裝備。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智能化、數字化、輕量化、環保型交通裝備及成套技術裝備。廣泛應用智能高鐵、智能道路、智能航運、自動化碼頭、數字管網、智能倉儲和分揀系統等新型裝備設施,開發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提升國產飛機和發動機技術水平,加強民用航空器、發動機研發制造和適航審定體系建設。推廣應用交通裝備的智能檢測監測和運維技術。加速淘汰落后技術和高耗低效交通裝備。

《綱要》還明確,加速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動旅游專列、旅游風景道、旅游航道、自駕車房車營地、游艇旅游、低空飛行旅游等發展,完善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等交通設施旅游服務功能。發展“互聯網+”高效物流,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世界科技前沿,強化汽車、民用飛行器、船舶等裝備動力傳動系統研發,突破高效率、大推力/大功率發動機裝備設備關鍵技術。合理統籌安排時速600公里級高速磁懸浮系統、時速400公里級高速輪軌(含可變軌距)客運列車系統、低真空管(隧)道高速列車等技術儲備研發。

關鍵詞: 交通 證券 民生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