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1136.90 -3.90%,診股)正式跨入千億營收俱樂部

發布時間:2020-01-02 10:52:13  |  來源:企商網   

12月下旬,貴州茅臺(1136.90 -3.90%,診股)正式跨入千億營收俱樂部,作為白酒行業首家達到“營業收入上千億、股票上千元、市值過萬億”的企業,茅臺今后的工作部署聚焦了各界目光。

隨著2019年度茅臺全國經銷商聯誼會的成功舉辦,眾多利好消息傳遞了茅臺行穩致遠的長期規劃,也為當下具體工作指明了方向。

茅臺新藍圖:深化改革多維并舉 千億時代利好不斷

長期來看,茅臺將進一步深化供銷體制改革,在穩定現有優質經銷商的情況下強化與商超、電商與茅臺傳承人的合作關系;打造全新電商,形成專賣店、商超、電商、團購并存的渠道新格局。為應對茅臺酒全新的營銷環境,規避市場風險,茅臺還將建設5萬噸成品酒的成品庫,切實擴大“酒天地”。

具體來看,為切實保障消費者更容易買到茅臺酒,2020年茅臺將投入2800噸大幅提高自營規模。將機場、高鐵門店配額的80%放在銷售一線,進一步打造窗口效應,并于春節前向多渠道投放7500噸茅臺酒。簡言之,茅臺在全新的歷史時期透徹的分析了當前形勢,內外部形成的合力將全面延長茅臺酒的強勁發展周期。

作為茅臺集團歷史性的經銷商大會,結合以往會議,筆者發現了諸多改變與亮點。

首先是茅臺在2020年處在了全新的發展周期,這一起點在行業內既無經驗,也無參考,但在全面小康與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下,茅臺的利好大于利空。

有觀點認為,“千億茅臺”開創了中國白酒千億新時代,成為中國白酒行業里程碑性的事件,充分表明中國白酒結構性繁榮長周期的延續,產業發展繼續向優勢品牌、優勢企業、優勢產區集中的趨勢更加明顯,茅臺現有的“雙輪驅動”戰略可進一步完善茅臺的產品線與市場占有率,營收模式更加多元化。

其次是參會人員的構成,相較2018年,2019年茅臺經銷商大會出席人數仍是千人,但是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多了新成員。據悉,茅臺清理了“三違”經銷商后,增加了電商、商超。參加會議的,既有個體、也有團體,既有老朋友,也有新伙伴,經銷商團體更加市場化。

茅臺新藍圖:深化改革多維并舉 千億時代利好不斷

繼今年下半年茅臺在Costco上海店、物美、華潤萬家等商超精準投放茅臺酒后,市場、消費者均給予了茅臺正面反饋,此舉不但拓寬了茅臺的銷售渠道,也直接打擊了黃牛,改善了供需矛盾。為深耕這一新興渠道,茅臺有望在今后持續深化合作的同時,還將于明年上半年成立自己的電商公司。

筆者認為,在通過與諸多大型成熟的商超合作后,茅臺酒進一步拓寬了用戶觸點,且茅臺酒用戶黏性大,80-90后“茅粉”轉化率極高,尤其近年來馬云、雷軍等互聯網領軍人物的頻頻到訪,茅臺或以對電商、信息化建設作出了全新的判斷和規劃,因此,在“文化茅臺”、“智慧茅臺”的戰略下,茅臺明年上半年全新打造的電商公司十分值得期待。

雖然茅臺酒營收強勁,牢牢占據了頭部與腰部市場,但茅臺集團在此基礎上仍舊保持著清醒與清晰的危機意識。12月24日,就在本次經銷商大會的同一周,茅臺12個重點項目同時開工。李保芳在會上建議大家多關注,并稱現在做的這些工作有生產性的產能,也有基礎性的配套,還有防范性的成品庫,都是為未來打基礎。

茅臺新藍圖:深化改革多維并舉 千億時代利好不斷

一時間茅臺正在建設的兩個成品庫,將容納5萬噸成品酒的消息引發了業界的濃厚興趣。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茅臺酒已處于賣方市場,但成品庫的建立只是茅臺規避市場風險,充實戰略儲備的一環。首位是防范功能,并不是儲備功能。

通過茅臺的長短期戰略不難發現,茅臺在完成歷史性成就后沒有任何停頓,也沒有空喊任何口號,反而用最直接的市場供給邁出了第一步。據悉,2020年茅臺酒銷售計劃為3.45萬噸左右,足足比2019年增長了11%。

會上,李保芳著重提到了茅臺自營,即2020年將有2800噸茅臺酒下放到33個自營店,自營規模將大幅度提升,此外茅臺還將重點加強機場、高鐵專賣店的管理,不能讓“窗口”成為擺設。”2020年,要作出硬性規定:至少80%的酒,要在前臺賣,做不到就關門。“李保芳說。”

關于春節前投放7500噸茅臺酒的問題,李保芳還表示,至少有6000噸將投向社會渠道,兼顧電商和商超渠道。

綜上不難發現,以李保芳為首的茅臺高層已將集團發展、銷售任務進一步細化,已通過各類明令、政策保證了茅臺酒與普通消費者的直接接觸,在供銷改革深入推進,維護現有經銷商利益的同時,茅臺新電商公司、配套基礎設施也將助力茅臺行穩致遠,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茅臺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但從現行利好來看,茅臺仍沿著既定軌道行進,并在“恒與變”的客觀規律中探尋著適合自己的茅臺模式。

茅臺新藍圖:深化改革多維并舉 千億時代利好不斷

關鍵詞: 貴州茅臺

 

最近更新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經濟新聞

2014-2020  經濟資訊網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1 未經過本站允許,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