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歐神諾陶瓷董事長、歸然書院院長、中國建筑(5.50 +0.00%,診股)衛生陶瓷協會副會長鮑杰軍先生最新力作《迭代——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建陶大局》,在中國陶瓷產業總部基地·陶瓷劇場三樓多功能廳舉行的全國陶瓷人大會活動上首發,這是繼《中國智式》之后,鮑杰軍在建陶行業發展趨勢研究上創作的第二本專著。
在本次會議上,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會長繆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副會長周治洲,江西高安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統戰部長萬蘭萍,廣西藤縣政協副主席黃棪栩,陶瓷信息報社社長歐陽天生等與會嘉賓為《迭代》新書首發儀式揭幕。
自2018年產業總產量首次出現懸崖式下跌,中國建陶行業進行衰退期。“由于發泡陶瓷等新材料的出現,傳統建陶還會再下一兩個臺階。”在活動上,繆斌對傳統建陶的未來表示擔憂,材料需求在轉移,建陶材料面臨替代危機,未來十年行業將迎來巨變,企業要未雨綢繆。另外,未來幾年行業將出現百億巨頭,那行業內的中小型企業怎么辦?
三次迭代理論,預示新時代的序章
作為建陶行業學者型企業家,鮑杰軍一直保持對行業的觀察與研究,通過8年的觀察研究,歷時2年,完成了近30萬字的《迭代》著作。與《中國智式》一書中通過回顧行業發展歷程總結發展邏輯和模型不同,《迭代》研究的是瞬息萬變的當下,透過行業現象直擊趨勢本質,在動態中探索未來發展方向。
書中,鮑杰軍首次提出三次迭代理論:第一次迭代是行業的自我迭代,主要通過制造推動,使行業得到了持續近三十年的發展。第二次迭代是消費者迭代,由渠道推動,改變了游戲規則,行業在解構中獲得了新生。第三次迭代是政策環境迭代,由資源推動,行業進入無人區。鮑杰軍指出,第一次迭代的淘汰法則,是企業的研發和技改跟不上就會被淘汰,第二次迭代是企業沒有整合價值就會被淘汰,第三次迭代則是政策引導企業退出。
三次迭代理論,清晰揭示了行業的迭代法則,點亮了建陶企業轉型的燈塔。從《中國智式》到《迭代》,也預示著行業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對于行業更長遠的未來,鮑杰軍表示,未來十年或將迎來第四次迭代,即科技革命。在對內市場在縮小、對外面臨替代危機的當下,行業需要通過科技革命,以陶瓷為紐帶,以動止衰,以進為退,尋找下一個星球,獲得重生。
十大維度,洞悉迭代之勢
在隨后的演講中,鮑杰軍更從十個維度對行業的迭代進行了全景式的解讀。
在全球一體化方面,中國建陶產區將逐步向海外轉移,向無國界發展。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同時,國際品牌也在走進來,意大利、西班牙的高端品牌,印度、印尼的低端瓷磚和大板,也正在沖擊國內陶瓷。中國建陶走向全球一體化,將建立中意競合關系下的命運共同體。
在大家居發展趨勢方面,各路資本跨界整合陶瓷企業,企業必須保持核心產品優勢,積極融入,在大家居生態圈中的供應鏈上占有一席之地。
針對中國衛生陶瓷行業的發展,鮑杰軍指出,國際品牌趁勢打劫,借精裝房拓展工程渠道,國內衛生陶瓷企業必須自我革命,以新裝備進行彎道超車。
在產品替代與反替代方面,鮑杰軍表示,發泡陶瓷、大板、薄板將成為建陶行業反替代的關鍵,發泡陶瓷可以替代裝配式建筑結構材料,大板可以替代石材大板,薄板可以成為家居飾面材料,這將給建陶行業帶來新的機會。
在渠道方面,鮑杰軍提出,渠道2B化趨勢不可逆轉。在此過程中,我們企業被迫四化,被規?;⒈恍畔⒒⒈灰幏痘?、被資本化。2B時代的經營法則,是無規模不經濟,企業要具有綜合運營能力。
針對產區未來的發展,鮑杰軍以佛山、淄博、高安、藤縣為代表,提出政商共建良好產區生態的藍圖。
對于裝備產業的發展之道,鮑杰軍提出,要實現從工具現代化到管理現代化到智能化,最后實現工業4.0.
對于展會之爭,鮑杰軍認為,迭代下的紛爭,是從一個平衡走向另一個平衡的必經之路。雙展之爭從意氣之爭回歸理性,無關是非。展會能不能做,要看企業有沒有需求,全球化的展會,需要有企業全球化的布局。
鮑杰軍還對協會脫鉤改革提出了四大問題:協會代表誰的利益,誰又代表協會?跨界資本整合建陶行業,協會如何去管理?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協會如何制定準入標準?企業走向全球化,協會如何為企業護航?
在如此復雜的大變局面前,企業的生存之道在哪里?鮑杰軍指出,未來存活的企業有四大類:主流企業、與主流企業合作的企業、區域強勢企業、實現改賽道的企業。配套企業要與這些企業合作。鮑杰軍提出,建陶企業的三大命門是,要實現從老板到企業家的蛻變,二代接班將改變企業的命運,資本市場將改寫行業的排序。
最后,鮑杰軍表示,三次迭代過后,行業將通過第四次迭代,即科技革命獲得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