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由該協會編著的《2019中國私募投資基金行業發展報告》(簡稱報告)第一部分,報告對私募投資基金近幾年行業規模變化進行了的比較,報告稱,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私募證券基金”)相對增長緩慢,在私募基金中的整體占比呈現出下降態勢;私募證券基金行業規模相對公募基金行業的差距有所擴大。私募證券基金的總規模因受股票市場表現的影響,出現了一定幅度下降。
在私募證券基金市場預期并不樂觀的形勢下,有些專注價值策略的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機構卻逆勢而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為此我們采訪了征和瑞森(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姜良慶。征和瑞森成立于2015年7月,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觀察會員,專注長期價值投資。姜良慶認為,長期中價值投資優勢明顯,價值投資是長期投資成功的唯一選擇。
長期價值投資的優勢
當前經濟形勢下,選擇何種投資策略,是每一名投資者以及基金經理都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征和瑞森總經理姜良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堅定看好長期價值投資。
姜良慶表示,價值投資,不等于長期投資,但是很多時候價值投資需要長期才能取得明顯的優勢。投資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收益,應盡可能的避免虧損。“巴菲特說過投資要記住兩條規則:第一條,不要虧損,第二條,不要忘記第一條。巴菲特所說的不虧損,并不是指時時刻刻不虧損,而是指長期投資中不能虧損。長期價值投資的優勢在于,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虧損的可能性,在長期投資中獲得成功”,姜良慶如是說。
姜良慶從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兩個維度展開論述。他表示,長期投資的資金有能力承擔市場短期的大幅波動,短期資金則不能。資本市場短期的漲跌主要受投資者情緒影響,出現負面信息的時候,投資者恐慌加劇,難免有大幅的下跌。短期資金往往難以承受,止損出局。長期資金則可以不受影響,相反還可以在下跌中增持,進一步增加未來的收益。
姜良慶認為,資本市場中,有人看短期,有人看長期,而大多數投資者是看短期的。如,國內外大多數券商的研究報告,公司季度、年度業績不及預期時,一般都會下調所謂的目標價。又如,中國很多機構投資者也并非長期投資者,追漲殺跌的投機行為有時候比散戶投資者更甚。
姜良慶還對目前市場上投資人的心態進行了分析,他分別解讀了投機與投資兩種不同心態。他表示,投機行為關注價格,而價值投資基于價值。基于價格的投機,貪婪與恐懼會如影隨形,價格不斷下跌的時候,投機者的恐懼會不斷加大,上漲時貪婪則不斷膨脹。基于價值的投資,則可以利用其他投資人的貪婪與恐懼,獲得優勢。當投機者因為各種原因拋售股票,導致價格低于、大幅低于股票的內在價值時,恰好是價值投資者的機會。
此前,網傳漲停板“敢死隊”,用大額資金封漲停,吸引投資者追漲,而后出貨。對此姜良慶也發表個人看法。他指出,這種操作模式正是利用了部分投資人追漲殺跌的心理。這種模式中,漲停板敢死隊擁有資金優勢和信息優勢。首先,他們資金量大,而且用涉嫌違規的大額頻繁申報、撤單的方法,操縱股價,吸引其他投資者追漲。另外,他們也有一定的信息優勢,他們知道股價短期的上漲是他們操縱的,而不是公司基本面實質的或長期的利好(當然,很多時候他們正是利用公司發布的一些利好,借機進行股價操縱),獲利后,他們會及時了結。失去這類人的操縱,再加上短期拋售后帶來的壓力,股價回落的可能性較大,普通投資人在這樣追漲殺跌,高買低賣的行為中,產生了真正的損失。而價值投資者,則不會有這種風險。姜良慶引用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中關于九陽真經的表述來比喻價值投資者的內心:“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
客觀看待長期價值投資的短板
姜良慶同時也客觀分析了價值投資的短板。他指出,對于長期價值投資而言,短期下跌的風險無法避免。以征和瑞森管理的基金為例,當征和瑞森看好的某只股票下跌到認可的估值區間后,由于不確認最低點會在哪里,只能逐步買入,這時候基金凈值會不斷下跌。基金投資人如不能承受凈值短期內的下跌,贖回基金,賬面的虧損會成為真實的虧損。
姜良慶表示,價值投資需要投資人有逆向思維,在人云亦云時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性思考,敢于質疑所謂的主流觀點,所以價值投資有時候又被稱為逆向投資。但是絕大多數投資者沒有勇氣逆向投資,他們喜歡與市場保持一致,追逐市場趨勢,雖然短期內他們會有幸福感,但長期下來必將導致投資收益平平,甚至是嚴重的虧損。“今年有些大盤藍籌股漲勢喜人,有些人稱之為價值股漲的好。在我們看來,并不存在所謂的價值股,只存在低估或高估的股票。我們也不相信,中國價值投資者會大幅增加,所以,價值投資長期存在機會!”,姜良慶肯定地說。
姜良慶,CFA(特許金融分析師)持證人,MBA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并持有青島科技大學工學學士學位。征和瑞森(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基金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