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看:買前必看 10個關于新能源車你不知道的事

發布時間:2022-06-29 05:23:50  |  來源:易車  

易車原創目前對于新能源車主群體大致有著兩種,一種是“開過新能源車就回不去”類型,另外一種則是“早知道還是買油車好了”。我們時常都會在網上看到這兩種言論,歸根結底還是選擇新能源車或者燃油車時并沒有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電車的優勢沒體會到,糟心的事卻不少。


【資料圖】

鑒于最近油價連續上漲,就連我父親這類年長的人群都在考慮要不要買混動車或者電車了,所以這篇10個新能源車買前應該知道的事情就是為這群不太了解新能源車的消費者們準備的。

01 常見的新能源車型有哪些?

新能源汽車包括四大類型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包括太陽能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其他新能源(如超級電容器、飛輪等高效儲能器)汽車等。后面兩種以及太陽能汽車目前在市面上十分少見,所以常見的新能源車型就是指的混動車型和純電動汽車了。

其中,混動車型也有多個技術路線,但均具備電機+發動機+電池的組合,通過利用各自的高效區間來達到節省燃油或者提升動力的目的。

目前市面上有著成熟的混合動力汽車售賣的品牌有本田、豐田、比亞迪等,不過吉利、長城、奇瑞等自主品牌也都有著自己的混合動力技術,總體來說,混合動力車型相比同級別燃油車,在同等里程下能節省約50%左右的燃油。另外,混動汽車中有一類特殊的插電混動車型,具備較大容量的電池,可在支撐中等距離的純電模式行駛,進一步降低后期費用。

純電動汽車細分市場的品牌和選擇會更多一些,且有著許多新興品牌。目前純電汽車品牌分為以下這幾類。第一類為傳統車企,例如比亞迪、大眾、本田、豐田、BBA、凱迪拉克、吉利、長城等,均推出了1-3款純電車型,比亞迪則是目前新能源產品陣容最為龐大的傳統車企。

另外一類就是造車新勢力,類似美國特斯拉、中國的蔚來、小鵬等車企。他們共通的特點是:成立時間較短、有著獨特的品牌理念或商業模式,特斯拉去年在中國席卷32.1萬輛的銷量,而國內頭部的造車新勢力,如小鵬目前也有接近十萬臺的年銷量。

02 純電車型真實續航水不水?

對于想買純電車型的朋友們來說,特別是年紀稍大的消費者,可能不太理解為什么電車的續航能縮水得這么厲害。

簡單來說,咱們把純電車的續航可以理解為工信部油耗。許多燃油車開不到工信部油耗那個數值,電車也達不到宣傳續航,另外由于電車先天劣勢受到溫度影響較大,再加上沒有變速箱結構,所以對于純電車型來說,能耗最高的工況就是冬天+高速,最為合適的工況就是25°+低速,二者的能耗差距甚至能達到一倍。

另外,和油耗數據一樣,電車的能耗也有不少方法可以摻水——勻速行駛、不開空調更低、暴力駕駛等等,所以如果不是明確地控制了大部分變量,所得出的數據也并不可信,銷售嘴里的話就更別信了。(親身經歷某新能源品牌銷售告知我續航700km的車,冬天能跑600km高速)。

有沒有方法判斷其實際續航呢?我曾經寫過一篇關于電動車幾種測試標準的文章,如果是NEDC數據,打7折是常見的真實續航,而WLTP大約為8折,不過目前咱們國家啟用的是CLTC標準,在10度環境溫度下的高速道路,真實續航大約為60-65%。基于這個折損率,如果你時常有著高速出行的需求,咱們盡量選擇600km甚至700km宣傳的車型,才能不太影響使用(實際上也不是沒影響)。

03 廠家宣傳的半小時快充能達到嗎?

目前只要是不太廉價的電動車,基本都會支持快充,且在宣傳時總會說30分鐘充至80%電量,實際上許多車型只是由30%充至80%,這是由于這個電量百分比下充電速度是最快的,但是由80%-100%很可能需要半小時以上的時間。

另外,這也只是理論時間,如果氣溫太低或者太高,充電樁規格較低,都無法達成這個數據。所以如果你購買的不是以超級快充為主打賣點的車型,那么絕大多數車型來說充滿電依舊需要一個小時以上。

04 購買純電車的門檻是什么?

這個門檻當然不是說買車的首付,而是你想要體會到純電動車低費用、省心省錢優勢的前提是有門檻的,最直接的門檻就是能否安裝私人充電樁。

無論是從準車主的角度還是媒體的角度,關注新能源車的人目前形成了一個基本共識:沒有充電樁最好別買純電車。因為從各個角度來看,有沒有私人充電樁對于純電車使用體驗的影響最為巨大。有了私人充電樁,每公里的用車成本只有燃油車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但是沒有私人充電樁,純電車甚至不會比燃油車省錢。

因為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第三方充電站在本身較高的基礎電費的情況下,還需要收取一定服務費用,另外,相當一部分國家電網充電樁雖然價格不算貴,但是園區的停車費可不便宜,特別是對于上海、深圳、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來說。

沒有充電樁,你需要找到一個離家近、人不那么多、停車便宜的第三方充電站,即使如此,也需要忍受雨雪天步行去拿車,或者購完物回家放東西再開車去停車場的不便。

而私人充電樁安裝的前提是你需要有私人車位——一、二線的租房一族是不可能了,即使自己有房,有車位,也需要看看自家的小區是否有足夠的資質能安裝充電樁。

所以,購車之前先看看自己的硬件設施,不要聽信4S店的偏頗之詞。

05 新能源車究竟省錢嗎?

既然談到充電樁,咱們就來聊聊大家最為關心的費用問題。如果你有私人充電樁,確實能獲得網上說的“百公里10塊”的快樂日子,但是對于很大一部分新能源消費者們來說,他們往往只是為了獲得新能源牌照,那么在第三方充電站進行補能就必不可少了。

我們以常用的第三方充電站APP為例,可以看到價格基本集中在1.1-2.3元/kWh之間,同時,目前基本沒有充電進行停車費減免的優惠(六家中只有一家快充減免倆小時)。

我們以比亞迪漢EV標準續航豪華版為例,比亞迪漢EV能于30分鐘左右由10%電量充至80%,標準續航版的電池容量為64.8kWh,NEDC續航為506km,實際城市續航大約在320-420km之間(根據氣溫),咱們取中間值370km。也就是說,30分鐘能充入約45kWh的電量,充入的70%電量能支撐實際行駛370km的70%,也就是260km左右。

那么花銷呢?我們以上述充電樁的平均值大約1.7元/kWh為例,充電費用約為76.5元,停車費用5元,合計81.5元,也就是0.313元/km。如果你是較晚回家,將車停在充電站一整晚,那么停車費用基本在20-40元之間,算上慢充10%至100%的充電費用(104.6元),那么你滿電的使用費用將達到150元左右,約合0.5元/km。

沒錯,相比燃油車肯定是省錢的,和比亞迪漢EV同級別,價格也相近的帕薩特2.0T車型算上保養平攤的費用,每公里的使用費大約在1元,但我個人認為,油價不會總是這么高的,但電費已經算是較低的水準了,純電車使用第三方充電樁要0.5元/km的使用費用,確實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省錢。

06 新能源車的保值率要考慮嗎?

這個問題是阻礙許多人買新能源車的重點問題。咱們在這篇文章中也簡單聊聊。首先,新能源車保值率過低,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新能源車型保值率確實低嗎?我們以兩個頗具代表意義的車型來舉例。

首先是特斯拉Model 3 ,我們某二手車平臺找到一款2020年4月上牌,行駛里程為2.1萬公里的Model 32020款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當年的裸車價格為29.0988萬元,在第三方二手車平臺標價為20.61萬元。

不過這是平臺價格,按照行業數據,一臺二手車的單車利潤大約為8%左右,再預留一定砍價空間,這臺車的收車價格約在19萬元左右,也就是說,一臺兩年車齡的Model 3保值率約為65%。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