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趁勢漲價? 不該也不智!

發布時間:2022-06-09 09:31:57  |  來源:廣州日報  

中國汽車行業正處于重要關頭。汽車是制造業的龍頭之一,汽車行業的產銷量增長重回正常軌道,對今年國內制造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正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5月31日,財政部、稅務總局進一步明確,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購買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購置稅減免,受益最大的顯然是燃油車,新能源汽車本來就享有免征購置稅的紅利。盡管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迅速攀升,但占據車市八成左右市場份額的仍然是燃油車。刺激燃油車消費,對于消費額的提升作用立竿見影。

這是有先例的,還不止一次。2009年,為刺激消費,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我國當年采取的其中一招也正是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在當年,國內汽車銷量就超過1300萬輛,同比增幅達接近50%,創下歷史新高。正是在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并一直蟬聯至今。

2015年,國家再次推出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在接下來的2016年,汽車銷量增幅超過13%,達到2800萬輛。

購置稅對于汽車銷量帶動明顯,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優惠力度大,以一輛15萬元的汽車為例,購置稅是1.5萬元,如果購置稅減半,就等于直接現金優惠7500元。按照前兩次購置稅減免政策的經驗,許多車企和經銷商還會承擔另外50%購置稅——即相當于整車價格幾乎打了9折。

二是符合減免條件車型多,減免條件比較寬松。此前的兩次減免都是針對1.6L及以下車型。而此次減免范圍更擴大到2.0L及以下車型。絕大部分中高級轎車、中大型SUV和入門級豪華車都可能享受此次政策紅利,消費者的增購和換購需求都被已經被考慮在內了。  

供求形勢將促使車價回歸合理

當然,不能排除雜音出現的可能性。近日,有部分車友反映,端午假期期間,自己在看的車的優惠與此前不一樣:相比5月,有所縮水,即便購置稅減免,最終購車落地價并沒有少多少。也就是說,這邊廂,國家減免了購置稅,那邊廂,經銷商就把價格抬上去,不僅“蠶食”了購置稅減免額度,與消費者一起“共享”購置稅減征的紅利。

雖說經銷商確定汽車賣價,是自主的市場行為,難說違法,但這樣的行為既不厚道,也不合理,更不明智:從大的說,是抵消了政策的正面作用;從小的說,也消磨了車企自家的形象。

目前來看,這還是個別現象。同時也可以預見,隨著供應鏈的打通,國內主流車企正開足馬力補產,以求追回產能。有專家預測,今年6月和7月,國內汽車產量有望實現同比和環比雙雙上漲。再加上,國內車市一直是充分競爭的市場,供求形勢自然會讓汽車價格回到該有的位置上。趁勢加價的車企相信不會得到市場認可。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感覺不劃算,大可以不要急,再等等。(廣州日報 周偉力)

關鍵詞: 汽車銷量 2009年 供求形勢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