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古惠南:當下仍是傳統車企轉型好時機,縫縫補補很難行業領先

發布時間:2022-05-21 12:24:30  |  來源:東方網  

在油價高漲和環境問題的巨大挑戰下,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共識,新舊造車勢力在這一賽道上展開激烈競爭。面對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的大背景,傳統車企如何轉型?近日,懂車帝打造的國內首個汽車行業TED演講節目——「懂車Talks」邀請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古惠南,解讀傳統車企新能源轉型趨勢和方向。

古惠南表示,新能源汽車大潮下,傳統車企集體轉型受科技發展、國家戰略和消費者選擇三大要素驅動。電動汽車的發展,既是科技進步帶來的一場關于移動生活方式的技術革命,也是擺脫能源依賴,實現國家能源安全和雙碳戰略的需要,更是基于產品體驗,消費者和市場的更優選擇。

對于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是總趨勢,2022年甚至未來的幾年,依然是傳統汽車轉型的好時機。古惠南認為,當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產業鏈和市場發展都較為成熟,車企轉型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同時傳統車企有深厚的造車功底,尤其在技術、人才、資金及產業鏈方面,早抉擇才能更好判定風向。他還提到,轉型的最終效果,取決于車企的能力、決心和行動。如果傳統車企還只是在舊有的體系里縫縫補補,就很難做到行業領先。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懂車talks》的講者古惠南。當前汽車產業正在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方向發展,各大車企開始紛紛“轉型”,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轉型”。為什么轉型?不轉行不行? 要轉型,又該如何轉型?

首先我們來聊聊,傳統車企為什么要轉型。新能源汽車大潮下,傳統車企集體轉型,受三大要素的驅動。科技的發展、國家的戰略,以及消費者的選擇。

首先,發展新能源汽車,是科技發展驅動。以物聯網、大數據、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加速推進汽車向“新四化”發展。電動汽車的出現,不僅解決了傳統燃油車的油耗、排放等痛點,還讓汽車從單一交通工具,加速向超級移動智能生活終端轉變。同時,電動汽車作為自動駕駛最好的載體,以“電動化”為基礎,“網聯化”為紐帶實現“智能化”出行,是時代的選擇與必然趨勢,這是一場關于移動生活方式的技術革命。

第二,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能源安全和雙碳戰略需要。先給大家看一組數據:2021年,中國消耗石油共7.07億噸,72%靠進口,其中汽車的消耗量就占全部的55%。2021年,中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僅為2.1%,當純電動汽車保有量超過50%時,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降至38%,這時候國家的能源安全就有了保障。而且因為電的來源很多元,有水電、風電、光伏、生物發電等,所以,新能源汽車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雙碳目標承擔著不可替代責任與使命。

第三,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消費者和市場的選擇。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一度超20%,C端市場全面爆發,占比超過87%。消費者主動選擇新能源汽車,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本身具有優勢。比如加速快、安靜、操控強、空間大、使用成本更低、使用體驗更智能等等,所以有很多消費者在使用新能源汽車后,就再也不愿意換回燃油車了。

那新能源汽車發展到現階段,傳統車企不轉型行不行?我個人認為:轉型是總趨勢,但不是傳統車企的唯 一道路。

從消費市場看,燃油車的蛋糕只會越來越小,新能源汽車擠占燃油車市場份額,是必然趨勢,但它不一定會變成0。當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超50%,國家能源安全問題解決之后,可能會出現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共生、并存的局面。所以要不要轉型,還取決于車企自己的戰略。到底是要做大蛋糕成為主流,還是成為小眾車,滿足部分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做“小而美”的個性化汽車,各廠家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未來戰略判斷決定是否轉型。

接下來,我們討論一下應該如何轉型。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想先分享一下埃安的發展歷程,可能會對大家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說到埃安的轉型,就會提到廣汽自主品牌的發展歷史。廣汽的自主品牌是從廣汽傳祺開始的。2007年,廣汽傳祺成立,并于2011年推出了第一款中重度混合動力汽車GA5(HEV),但是當時國家將HEV視為節能車,并不歸屬于新能源汽車;所以我們在2014年,承接了國家863計劃,推出了第一款混合動力車型GA5 REV,當時我們還叫它增程式混合動力,但因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上不了牌,2015年,我們又改成了PHEV。隨后我們還開發了其他幾款PHEV車型,GA3S、GA6等,但好幾款車我們都沒有上市,或者在上市之后也停產了。因為當時,我們對PHEV車型的整體性能不太滿意,不管是操控、使用成本、排放還是用戶體驗都不太理想,因此都沒有推向市場。同時,在銷售端,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經常互相“打架”,此消彼長,導致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不太理想。

但總體上前進的步伐和節奏比較準確,也明確意識到“新四化”是時代趨勢,是必須要做的方向。因此,廣汽決定要走“轉型”這個戰略大方向。并于2017年,投資450億,規劃7500畝,建立了廣汽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同時,專人專事,打造了埃安品牌,成立了專屬公司、專屬工廠、專屬純電平臺,以及專屬的團隊等等。

很多人都問廣汽為什么敢下這樣的決心?現在想是走對路了,但是當時敢下這個決心不容易。投資那么大的錢有風險,技術上走錯了有風險。但是當時集團其實是做過風險評估的,第一 技術上萬一有風險,廣汽還有廣汽傳祺可以繼續發展,不用擔心。另外廣汽在盈利方面一直在行業是前茅,有足夠的資金實力來保障我們新能源的事業的發展。所以基于這兩點,廣汽敢于走一條創新之路。所以我們總結起來:廣汽的成功轉型,并不是運氣使然。一是因為我們之前做了大量的技術積累與沉淀;二是準確的戰略方向、雄厚的資金及人才保障。

現在,我們再來回答這個問題,2022年,是傳統汽車轉型的好時機嗎?我個人認為,2022年,甚至未來的幾年,依然是傳統汽車轉型的好時機:

一是當前新能源汽車技術、產業鏈和市場發展都較為成熟,大家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因為一些彎路前兩年我們已經走過了。

二是,傳統車企有著深厚的造車功底,在技術、人才、資金及產業鏈方面,都有著雄厚的實力。當然,轉型的最終效果,還是要取決于車企的能力、決心和行動。如果傳統車企還只是在舊有的體系里縫縫補補,就很難將產品做到極致,做到行業領先。未來,行業發展還是受國家政策、技術、市場及資本的多維驅動,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早抉擇,才能更好判定風向,規避風險。

感謝大家的聆聽。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