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微型電動汽車市場火爆,很多車企都推出了相關車型。在價格便宜、使用方便的同時,微型電動汽車的安全性等問題也開始受到人們關注。4月8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發布了《微型電動汽車專項評價規程》(以下簡稱《專項評價規程》),這是國內針對微型電動汽車測試的首份行業準則,計劃于7月正式實施。該規程的發布,或將對微型電動汽車市場格局產生影響。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專項評價規程》的出臺符合當下市場的需求和消費者的期待。一方面,微型電動汽車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熱門的細分領域。有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1萬輛,微型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比為17.7%;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激增到350萬輛,微型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比也增加到29.8%。這一細分市場的爆發不但帶火了奇瑞小螞蟻、長安奔奔E-Star等車型,其代表車型“網紅車”五菱宏光MINIEV系列更是自2020年7月上市至今銷量已突破65萬輛。在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微型電動汽車所占的份量不容忽視。
另一方面,微型電動汽車還存在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性能欠佳等問題。從媒體報道看,微型電動汽車引發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在某平臺上,消費者對微型電動汽車的投訴量達到了幾百條,其中續駛里程不準、動力電池故障和電驅控制器故障位列投訴前三。有車企負責人甚至曾公開喊話:“現在A00級別的產品,有‘4低’——低價格、低續駛、低性能、低安全性。”無論是市場表現,還是消費者的認知,微型電動汽車的質量問題變成了“房間里的大象”。
縱觀微型電動汽車的發展歷程,可謂起起伏伏。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初期,微型電動汽車有過高光時刻,但后來因國家嚴查“騙補”問題、補貼退坡等原因陷入低谷。前兩年,隨著五菱宏光MINIEV的異軍突起,微型電動汽車因其“輕巧靈活、價格低廉”的產品力獲得了消費者認可,重新崛起。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來說,2022年是一個關鍵節點。行業進入市場化發展的新階段,也意味著消費者的選擇更加理性,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更加全面。因此,除了關注微型電動汽車的價格、造型之外,也需要關注其使用痛點,對產品的安全性和續駛里程等提出更高要求。
可以說,《專項評價規程》的發布,貼合了市場發展的新階段,也符合市場發展的新需求。據悉,在制訂該規程時,綜合考慮了微型電動汽車的市場定位、開發設計難點及消費者關切的問題。該規程適用于車身長度小于4米的純電動乘用汽車,測評內容在原有C-NCAP和CCRT測評項目的基礎上進行適度凝練和簡化,主要包括碰撞安全、使用安全和續航充電3個板塊。看來,微型電動汽車要在聚光燈下接受消費者和市場的凝視,企業和產品均面臨考驗。
從當下市場發展趨勢看,微型電動汽車的銷量在持續增長。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純電動汽車A00級批發銷量11.9萬輛,環比增長75%,占純電動汽車市場32%的份額。在新能源轎車銷量前15名中,五菱宏光MINIEV以41980輛穩居第一,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螞蟻、歐拉黑貓、零跑T03等微型電動汽車均赫然在列。未來,上述熱門車型大概率都要按照《專項評價規程》進行測試。而爆款車型的測試結果,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抉擇,繼而影響產品的市場表現。
目前,市場上很多微型電動汽車為減少成本,低配版本無安全氣囊。宏光MINIEV馬卡龍版增加主駕駛安全氣囊后,售價提高了5000元左右。按照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承壓情況,原材料漲價已經給售價低廉的微型電動汽車帶來了較大壓力。此次《專項評價規程》對微型電動汽車產品性能的考驗,更是無形中給企業帶來了壓力。
經得起歷練,才能承受住榮光。同樣,微型電動汽車市場越紅火,越不能放松對產品的要求,產品質量不過關、使用痛點不解決將會影響市場前景。對微型電動汽車不該只關注價格,只有價廉且物美,才能持續火爆。趙瓊《中國汽車報》(2022-04-18 002版)
關鍵詞: